距离去年 11 月独立已经过去了 7 个月,荣耀的阵痛期却远远不止这 7 个月。
独立后的这段时间里,荣耀发布了几款配置和价格都很一般的新品,荣耀 CEO 赵明说的 " 荣耀自己的 P 系列和 Mate 系列(对标华为)" 迟迟没有到来。
终于,6 月 16 日,荣耀 50 系列总算来了。
只是,和过去相比,荣耀 50 系列的旗舰之名似乎略显尴尬。
如果你期待荣耀 50 系列在配置上的惊喜,恐怕会略感失望。比起荣耀 50 系列最高近 4000 元的售价,它的硬件配置只能用勉强及格来形容。就像荣耀在宣传稿里强调的,荣耀 50 系列是一款 " 美学 " 旗舰。
核心参数上,即使是 " 超大杯 " 荣耀 50 Pro 也只是骁龙 778G 的 CUP,这颗芯片的性能甚至赶不上高通的次旗舰芯片骁龙 870 ——与荣耀 50 系列价格相近、发布时间也相近的 OPPO Reno6 Pro+ 采用了这款芯片。
如果与往年相比,荣耀 50 系列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去年 4 月发布的荣耀 30 Pro+ 采用了当时华为最强芯片麒麟 990 ——这是一颗与当时高通旗舰芯片骁龙 865 不相上下的高性能手机 SOC。
虽然一款手机的优秀与否并不单单取决于一颗芯片,但至少在手机 SOC 这一重要指标上,荣耀 50 系列已经稍稍落后行业了。
在荣耀 50 系列之前,荣耀已经发布了三、四款新机,无一例外,它们都带着很强的过渡意味:延续过去已有的设计,采用时下成熟(甚至稍显过时)的配置,能够快速量产,快速销售。
这其中因为定价的问题,荣耀 V40 轻奢版被不少用户调侃为走了 " 高价低配 " 的路子,但另一方面它们却实实在在地拯救了荣耀。
去年独立前,荣耀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 16.7%,但到了今年,这个数字最低跌到了 3% 的极低水平。但在这批新机全面上市后,到今年 5 月时市场份额回升到了 9.5%,把荣耀从危机边缘拉了回来。
而到了现在,荣耀 50 系列要承担起全面走量的重任。
请当红 " 小鲜肉 " 做荣耀 50 系列的代言人;在晚于行业 45 天获取芯片资料情况下,让荣耀 50 提前行业 30 天上市发布;在全球 41 个国家和地区发售荣耀 50 系列 …… 荣耀显然想趁着毕业季和暑期档,让荣耀 50 系列成为独立后的第一个爆款。
从另一方面来说," 爆款 " 也不单单是为了现金流,稳定供应链和经销商,更重要的是脱离华为后的荣耀需要一款能为自己重新确立新标签的产品。
这款产品可以是 OPPO 的 Reno 系列,可以是小米的数字旗舰系列,可以是 vivo 的 S 系列 …… 总之,荣耀需要一次高光为自己摆脱华为标签而重新塑形。
赵明在发布会上说,上海东方体育中心见证了荣耀 8、荣耀 9、荣耀 20、荣耀 30 的发布,这个场馆对荣耀有着特殊意义。
事实上,去年的华为 Mate40 系列也是在这里正式亮相。
现在,荣耀 50 系列在同样的 " 起点 " 出发,要承担起前辈们未曾经历的重担,它能重现往日的辉煌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