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因企设市、因关得名,是随着 1958 年国家 " 一五 " 重点建设项目 " 酒泉钢铁公司 " 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市,因 " 天下第一雄关 " 嘉峪关而命名,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历来被称为 " 河西第一隘口 "" 边陲锁钥 "。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在这里交融,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碰撞,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这里汇聚,华夏文明和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在这里交流交往,赋予了这片土地深沉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自 1965 年嘉峪关建市之初的 "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 ",到如今的 " 戈壁明珠 " 新城," 嘉峪关精神 " 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精神 " 脊梁 ",为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磅礴力量。
" 嘉峪关精神 " 的形成过程
嘉峪关精神的形成有三个重要阶段:1965 年建市至 2011 年,是嘉峪关精神的孕育萌芽期。在这一时期,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嘉峪关,在环境恶劣、一穷二白、举目苍凉的戈壁滩上,建成了 " 戈壁明珠 " 新城。嘉峪关精神处在 " 日用而不自知 " 的孕育萌芽期。2012 年至 2013 年,是嘉峪关精神的凝练形成期。2012 年 1 月,根据嘉峪关市委的部署,嘉峪关市委宣传部开展 " 嘉峪关精神 " 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来自市内外的表述语 386 组,经过专家评审、集体研究、媒体公示、网络投票等,确定 5 组表述语于 2013 年 6 月 3 日提交嘉峪关市委常委会进行第一次研究。按照根植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的原则,2013 年 10 月 23 日,经嘉峪关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嘉峪关精神表述语最终确定为 "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 ";2014 年至今,是嘉峪关精神的成熟发展期。在嘉峪关精神的引领下,嘉峪关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嘉峪关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嘉峪关获得了 " 国家园林城市 "" 全国文明城市 " 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嘉峪关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 嘉峪关精神 " 的基本内涵
嘉峪关精神的表述语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
从嘉峪关建市," 艰苦奋斗 " 的精神如影随形。第一批建设者来到嘉峪关时,嘉峪关的自然环境被形容为 "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 ",缺水、干旱、风沙大,建设者们住着地窝子、干打垒,吃着粗糙的粮食,拿着简陋的工具,但他们充分发挥 " 特别能吃苦 "" 特别能奉献 " 的精神,风餐露宿,战天斗地,硬是在戈壁荒滩扎下根来。后继的一批批建设者继承并发扬这种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精神,不向困难低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嘉峪关建成了一座工业旅游生态新城。因此," 艰苦奋斗 " 是嘉峪关精神最亮的底色。
" 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 ",是嘉峪关这座年轻时尚充满活力的戈壁新城与生俱来的禀赋。因为嘉峪关建市时间短、城市小,所以嘉峪关人充分发挥 " 船小好调头 " 的优势,勇于开拓创新,敢闯敢干,敢于在各领域各方面先试先行,干出经验,树立典型。如近年来,嘉峪关市成功打造全省首个 " 无证明城市 "、获评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等,都是 " 开拓进取 "" 敢为人先 " 的例证。另一方面,嘉峪关是长城脚下的一座移民城市," 开放包容 " 的特质与生俱来,从建市之初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汇聚到这里,到近年来客商云聚,都体现了嘉峪关的开放包容性。特别是 " 一带一路 " 建设实施后,嘉峪关市作为 " 一带一路 " 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兴建了方特欢乐园、嘉峪关丝博园、嘉峪关 · 关城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同时积极举办国际电影短片展、国际铁人三项赛、房车展、国际马拉松赛、长城文化论坛等品牌节会活动,嘉峪关这座边陲小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胸怀拥抱着世界,融入了世界。所以,"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 " 的嘉峪关精神承接了历史,照应了时代,指向了未来,既是对嘉峪关市地域特点的准确揭示,也是对雄关人性格魅力的鲜明概括;既是对嘉峪关市历史文化积淀的继承升华,也是对城市发展前景的深切追求。
" 嘉峪关精神 "
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在 " 嘉峪关精神 " 的推动下,全市上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城市化率 93.68%,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多个国家级名片。2020 年,实现生产总值 281.6 亿元,同比增长 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 4.7%;一般公共预算同口径增长 2.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4774 元、22478 元,绝对值稳居全省第一。
(一)交通优势日益明显
嘉峪关境内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呈立体交通格局,连霍高速、国道 312 线纵贯全境,高速公路里程 29.7 公里;嘉峪关火车站是河西走廊最大的铁路枢纽编组站;嘉峪关南站是兰新高铁重要交通节点之一,每天始发、通过动车 25 列左右;嘉峪关机场是 4E 级国际备降机场、甘肃第二大机场,开通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 14 个城市航线。国家《西部大开发 " 十三五 " 规划》将嘉峪关确定为次级增长区域、陆桥通道西段节点城市,《" 十三五 "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将嘉峪关确定为全国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战略通道作用突出。
(二)工业基础不断夯实
经过近 60 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钢铁工业生产基地,具备千万吨优质钢铁、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百万吨铝制品深加工能力,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酿造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深化与中核四 0 四的合作,总投资超过 150 亿元的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项目签约落地、全面开工,并完成修建性详规编制和 6 个项目备案,中核科技城和军民融合产业园有序推进。2020 年,酒钢集团公司排名中国企业 500 强第 209 位,嘉峪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 "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 "。
(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方特欢乐世界和方特丝路神画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文化主题公园,关城文物景区荣获 "2019 中国旅游影响力年度文化景区 ",嘉峪关市被列为 " 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 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连续多年开展植树造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36.4 平方米;有天然草湖湿地和东湖、迎宾湖、南湖等大小水面 20 余座,人均水域面积 27.6 平方米。城市道路、管网、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从 2015 年起完成 10171 户棚户区改造,2018 年 -2020 年新三年棚改 31014 户,彻底消除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全面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 嘉峪关精神 " 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嘉峪关精神 " 以其新内涵引领着广大雄关人民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的 " 雄关力量 "
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高品质幸福雄关,必须传承和弘扬嘉峪关精神,必须自强不息、自我革新、锐意进取、苦干实干,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必须勠力同心、团结一致,同心共筑幸福美丽和谐 " 雄关梦 "。" 嘉峪关精神 " 中所蕴含的 " 开放包容 "" 开拓进取 " 精神,与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践行 " 三牛精神 " 奋力开创嘉峪关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嘉峪关精神 " 中含有的 "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敢为人先 " 与 " 三牛精神 " 中的 " 为民服务 "" 创新发展 "" 艰苦奋斗 " 殊途同归。传承和弘扬 " 嘉峪关精神 ",就意味着传承和发扬了 " 三牛 " 精神。对于嘉峪关来说,就是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坚持不懈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要把 " 嘉峪关精神 " 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主动参与 " 一带一路 " 建设,积极融入河西走廊经济带,协调推进嘉酒 " 双城经济圈 ",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让这 " 嘉峪关精神 " 展现出更大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为切实增强雄关人民的价值观自信提供重要支撑
" 嘉峪关精神 " 已经成为嘉峪关特有的特色地域文化,为切实增强嘉峪关人民的价值观自信提供了重要支撑。" 嘉峪关精神 " 中蕴含的 " 艰苦奋斗 "" 开拓进取 "" 敢为人先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要求的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有相重叠交叉部分,把弘扬 " 嘉峪关精神 " 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但让 " 嘉峪关精神 " 更具时代特征,更增强了嘉峪关人民的价值观自信。
(四)为党员职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特色资源与载体
发挥 " 嘉峪关精神 " 的指引作用,就是要推动其向理想信念转化,让 " 嘉峪关精神 " 真正在思想上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 嘉峪关精神 " 转化为理想信念的途径,就是将其融入党员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嘉峪关城市博物馆作为体现 " 嘉峪关精神 " 的展馆,已经成为嘉峪关的特色教育资源和载体,很多部门单位以此作为教育基地,开展坚定理想信念 " 实地教学 ",特别是在 2019 年开展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和 2021 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嘉峪关城市博物馆成为党员职工 " 打卡 " 的红色教育基地。这种可观可感又接地气的 " 生动教材 ",更加贴近生活,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更容易实现党员职工对城市精神的理解和认同,进而转化为内在的情感和信仰。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来源丨嘉峪关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