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西城区韩家胡同 58 号院内,有两间平房,这里是王老先生名下的房产,可他却已经有近 21 年没有走进自己的家了。几天前,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周鹏的陪同下,王老先生回到了这里。
王先生:"2002 年,我爱人的妹妹,就是这个小姨子啊,离婚以后就在她娘家住,她弟弟不让她住,就哭哭啼啼找她姐姐,也就是我爱人来了。那得了,那你就先住着吧。"
" 当时就说一直给你住到养老,一直给你住到百年以后,是这么一种承诺。"
借房容易,收房难,王老先生没想到当初一句话借出去的房子,他一要就要了五年!
王老先生的小姨子蒋老太太住进了王老先生名下的这处平房,9 年后,王老先生的老伴去世了。
王先生:" 我说得了,虽然我的爱人,她姐姐不在了,咱不能说是立马不念过去的互相之间的关系,(所以)照顾她,让她住。"
一晃,小姨子在这里住了 16 年,也就是 2016 年的时候,王老先生得知小姨子找了老伴。
王先生:" 姓陈的把房子给他儿子住,这男的就搬到我们家,跟我的小姨子在一块呢。我一听这我就生气了,没有这么办事的对不对。"
2016 年,王老先生一纸诉状将小姨子蒋女士告到了西城区人民法院,要求蒋女士腾退北京市西城区韩家胡同 58 号的两间平房,后经法院判决,蒋女士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 7 日内,腾房返还给原告王老先生,并支付自 2016 年 6 月 12 日至实际腾退房屋之日的房屋使用费,每月 2500 元。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周鹏:
" 我带队去标的现场的时候,一进屋就傻眼了,到处堆满了垃圾,被执行人骨瘦如柴,精神萎靡不振,生活无法自理。"
一纸判决,权利义务清晰明了,可是这背后却关系着两位古稀老人,一位是想拿回自己房产的王老先生,一位是腾了房就无家可归的蒋老太太。为此,周鹏法官多次来到西城区韩家胡同 58 号的两间平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法官费了很大力气,联系上了蒋老太的子女,蒋老太的儿子强调,自己跟母亲已经有 30 年没有联系了。
法官周鹏一边联系被执行人蒋老太太的儿子,一边联系申请执行人王老先生,希望他对蒋老太太多一些理解。最终,王先生同意放弃向蒋老太索要十几万的房屋使用费,只要对方将房屋腾空。
最终,王老先生拿回了自己的房产,蒋老太太也在儿子的安排下租了房,他的儿子也将为母亲申请政府保障房、廉租房或者公租房。下一步,如不符合保障房条件,法院将出面联系协调当地街道,为蒋老太太提供其退休金可以满足的公立养老院,以便解决老人执行后生活及医疗的问题。
潇湘晨报综合法治进行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