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1-06-19
上学指南——瑶海篇 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融合”教育 给特殊孩子撑开一片翱翔的天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他们是一群折翼的天使,生来不幸的他们,却在成长之年有幸地走入了这所学校,这里的特教老师精益求精实施爱的教育,为孩子们搭建温暖的港湾、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这里的管理者集全校之力探索融合教育,奋力给折翼天使们撑出了一片翱翔的天空。

始建于 1988 年的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特教班,目前有 2 个特教班,特教教师 11 名。学校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坚持儿童立场的基础上,以医教结合、康教结合、普特结合为着力点,实践五类八项融合教育,形成关心特教、支持特教、参与特教的良好气氛。在这里,特殊儿童在自理、自立、自信和自强中懂得了感恩,获得了尊重,普通学生也体验到接纳、包容、帮助他人的快乐。

市二院口腔科健康计划送医进校园。

随班就读给孩子更好的 " 选择 "

为了让特殊学生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适合的教育,蚌四小本着追求教育平等、接纳差异、尊重差异的理念,充分整合了普教班、特教班一体的办学资源,力求在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架起一座教育公平的桥梁,积极促进普特融合。

" 普特融合是促进特殊学生身心发展、融入社会生活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该校特殊教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唐红玲介绍说,学校根据特殊学生的适应性和能力为他们提供不同的随班就读形式:有的提供特殊专业服务,全天在普教班或特教班上课,参与普特融合活动;有的大部分时间在特教班,参与普通班的部分课程,参与普特融合活动。

送教上门。

普特融合,其实就是想用手拉手的方式,让有条件的特殊儿童能够接触到更为正常的社会环境中。

洋洋(化名)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因为遗传原因,她的智力比同龄孩子要低许多。但在学校的特教班里,她是综合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之一。通过多方筛查,洋洋成为了学校首批随班就读的学生之一。目前洋洋在二年级随班就读,由一名普教班主任和一名特教班主任携手管理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

在洋洋的个人随班就读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上,辅导老师详细记录了洋洋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和问题。因为学习积极性不高、性格胆小怯懦,洋洋一开始在普通班的表现并不是很好,随着老师不断的激励和鼓励,洋洋的胆子变大了,也有了上进心,参加各种活动也变得更自信了。在随班就读生实践活动记录中,洋洋会积极参与趣味运动会等团体活动了。

融合活动。

让特教的孩子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随班就读给了洋洋一个更适合自己的 " 选择 "。唐红玲说,"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像她一样,在更平等的教育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育融合指引孩子走最好的 " 出路 "

不是每个特殊儿童都能进入普通班随班就读,但特教的意义就是让这些孩子将来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自食其力。为了帮助所有的特殊儿童找到 " 一技之长 ",蚌四小还推出了 " 八大融合 " 教育,即送教上门、全天随班就读个案研究、分科走班随班就读、普特班级共建、融合活动、社会融合、课程融合和特奥融合。

模拟超市购物。

" 比如说我们的社会化课堂就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授课地点由教室转移到社会生活中,老师会带着我们的孩子走进超市、地铁站、酒店等‘实践基地’,通过亲身示范、语言提醒帮助孩子完成正常的交流沟通。" 课程的设置,能让学生由 " 学校人 " 逐步转为 " 社会人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让他们更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上。

蚌四小集全校之力探索特教融合教育的初心一直未变。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但相信在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不懈努力下,特殊教育的发展会不断迈向新征程。

王翔 汪红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