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 " 吱吱吱 " 的电锯声,
窗外店铺外置音箱的嘈杂,
不远处建筑工地浇筑的尖锐噪声
……
无论是工作还是居家,
很多人都遭遇过噪声的侵扰,
" 求静静 " 不容易。
6 月 17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年度《2021 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全国哪里 " 吵 " 得最厉害、哪些区域能让居民有个好睡眠?治理噪声又有哪些高招?大家不妨来看看。
(上图:2020 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功能区总点次达标率。)
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向好,但噪声投诉依旧高达两百万件
报告显示,2020 年,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 94.6%,夜间总点次达标率为 80.1%,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 2.2 个和 5.7 个百分点,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达标率数据如何得出?报告显示,2020 年,全国共有 31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报送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各类功能区共监测 23546 点次,昼间、夜间各 11773 点次。昼间共有 11143 个监测点次达标,达标率为 94.6%;夜间共有 9427 个监测点次达标,达标率为 80.1%。
总体来看,本年度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点次达标率高于夜间,3 类功能区(工业、仓储物流区)昼间点次达标率在各类功能区中最高。
虽然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与百姓的要求尚有距离。报告披露,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环境噪声投诉举报约 201.8 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 53.7%;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 34.2%;工业噪声占 8.4%;交通运输噪声占 3.7%。2020 年,生态环境部门 " 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 " 共接到公众举报 44.1 万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 41.2%,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二位。广西、重庆的环境噪声投诉举报占本地各类环境污染举报的比例,甚至接近或超过 60.0%。
大城市噪声污染普遍更重,西安成最吵城市
从城市看,拉萨、海口、厦门、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白天的达标率都是 100%,南京、深圳白天达标率分别为 99% 和 98.8%,也是相当不错的。出乎意料的是,白天最吵的大城市是大连,达标率仅为 66.7%。达标率排在倒数第二的是西宁,只有 75.0%。
哪里的夜晚相对安静?总点次达标率达到 90% 以上的大城市只有两个,南京以 92.7% 夺冠,厦门以 90.0% 位列第二,这两个城市的小伙伴可以享受安静的夜晚。与之相对照,西安、大连夜间的达标率仅为 37.0% 和 37.5%,低得有点离谱;郑州达标率 41.9%、长沙达标率 50.0%,成都、哈尔滨、宁波也都没到 60%。
噪声来源于哪些方面?报告显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昼间区域声环境,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比例为 65.4%,受交通噪声影响比例为 19.7%,受工业噪声影响比例为 11.0%,受施工噪声影响比例为 3.8%。
(上图:各类环境噪声投诉举报占比。)
" 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 " 首次写入五年规划,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在修改
噪声不仅让人烦心,也有确实的危害。根据世卫组织对欧洲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噪声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之后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过度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不少遭遇过噪声烦恼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打电话投诉时,发现监管部门不明确;即便执法人员到现场,因为噪声的瞬间性特点,也很难取证处罚。
今年 3 月公布的 "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 " 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 ",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有关内容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修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列入 2021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据悉,修改将围绕强化规划源头防控、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准确界定防治对象、完善主要噪声源管理措施、强化违法处罚等方面展开,力争解决困扰噪声污染防治的问题,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安静环境保驾护航。
小伙伴们,
你们是否被噪声困扰?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生态环境部官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