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报道:赣鄱儿女尽锐出战,合力八年攻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5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退出," 十二五 " 期间 3400 个贫困村和 " 十三五 " 期间 3058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在现行标准下 346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精准施策 攻坚举措实
清晨,于都县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钟荷秀忙完家务,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从事剪线头工作,每月工资约有 2000 元。这种不离乡、不出村的工作状态,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养家,令她非常满意。
于都县易地扶贫搬迁实行县乡村 " 三级梯度 " 搬迁安置模式,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6508 人全部搬进新房,过上了幸福生活。
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以 " 三级梯度 " 搬迁安置模式为蓝本,江西 " 十三五 " 期间搬迁安置 13.47 万人,在安置点周边建设 575 个扶贫车间和 475 个产业基地。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江西在全国首创学生资助工作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制,全省 1531 个乡镇(含街办)、7583 所义务教育学校签订了责任状,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2013 年以来,江西对贫困家庭学生 1263.18 万人次发放资助金 286.13 亿元。
江西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补充保险四条保障线,推行健康扶贫分级诊疗,2259 个县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1686 个定点乡镇卫生院均开通门诊统筹。
" 十三五 " 期间,我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投入资金 67 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 3600 多处,解决和巩固 96.7 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保障。
善作善成 扶贫办法多
2020 年 8 月,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在石城县开班,来自全国的创业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典型、爱心企业负责人等 150 余人齐聚于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为贫困村打造一支 " 不走的工作队 "。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江西从遴选、培育、带动三个环节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到 2020 年底,全省每个建制村至少培育了 1 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个贫困村(" 十二五 "" 十三五 " 省级贫困村)培育了 3 至 5 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至少打造了 1 个实训基地。
激活 " 红色基因 ",江西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把红色教育融入扶贫干部培训,以苏区干部作风答好脱贫攻坚 " 时代之问 ",把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基层组织带头推行 " 一领办三参与 " 产业扶贫模式。
消费扶贫,一头连接贫困群众的钱袋子,另一头连接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江西以 " 四项对接 " 夯实扶贫产品销售渠道,用好消费扶贫 " 江西馆 ",办好 " 百县千品 "" 赣品网上行 " 等活动,对接网络促销;推进专柜专区专馆建设、开展 " 消费扶贫月 "" 扶贫展销会 ",对接市场展销;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工会会费购买,对接单位购销;在中央和省级媒体投入公益广告、开设推广专栏,对接媒体推销 ……
慎终如始 脱贫成效显
5 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江西在 2020 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中获得奖励。
这是继 54 名先进个人和 40 个先进集体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受表彰后,江西脱贫攻坚获得的又一国家级荣誉。此前,江西在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先后获 " 好 "" 较好 "" 好 " 等次,2020 年再获 " 好 " 的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连续四年获 " 优秀 " 等次。
江西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 " 作示范、勇争先 " 和 " 要在脱贫攻坚上领跑 ",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去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 80.1 万户 281.6 万人稳定实现 " 两不愁三保障 " 和饮水安全全面覆盖,易地扶贫搬迁 13.47 万人全部入住,特困群体基本生活全面兜牢。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十三五 " 时期,江西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生产生活显著改善,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2 年的 5419 元增至 2019 年的 11767 元、年均增幅 11.5%;贫困户人均收入由 2014 年的 2654 元增至 2020 年的 12626 元、年均增幅 30%,老区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值班编辑:邬薇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杨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