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彤 记者 卢河燕 / 文 郑芮 / 摄)" 两城一中心 " 是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作为南京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主战场," 十四五 " 时期,江北新区发展的一大关键词就是产业发展增长极。毫无疑问," 两城一中心 " 是主力担当。到 2025 年,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分别突破 3000 亿元、5000 亿元,基金管理规模突破 10000 亿元。量化的数据,直观勾勒出了三大产业的发展蓝图,也彰显了新区推动 " 两城一中心 " 地标产业能级新跨越的底气与信心。
绘就江北新画卷
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产业迈向中高端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实现与升华。绘就 " 最近的未来 " 江北新画卷,更离不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 5 年,江北新区发展的一大关键词是产业发展 " 增长极 "。具体来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抓南京都市圈和跨界一体化发展机遇,推进产业协调联动,提升区域辐射带动力。目标:到 2025 年,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分别突破 3000 亿元、5000 亿元,基金管理规模突破 10000 亿元。
放眼未来,高能级创新之城更闪耀。新区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发展动能加速转化,发展质效高端攀升,初步建成全省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 芯片之城 " 平地而起
未来 5 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 3000 亿
你知道吗?烤一片小小的吐司也会用到半导体。半导体产业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方面,江北新区早有布局,提出打造 " 芯片之城 "。蓝图绘就,铿锵进发。短短四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芯片之城 " 平地而起。这里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 500 余家,到去年底,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同比增长 63%。今年一季度,江北新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实现同比增长 56%。江北新区已连续三年举办世界半导体大会,大会已然成为新区对外展示 " 芯片之城 " 建设的 " 金名片 "。
未来 5 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剑指突破 3000 亿元。新的征程,唯快不破。据介绍,江北新区 " 芯 " 机遇多多,比如已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吸引碳化硅、氮化镓等领域国际国内顶尖团队落地新区,集聚中安科技、超芯星半导体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落户,逐渐形成第三代半导体设计、材料、器件等完整产业链。
" 基因之城 " 强势崛起
积蓄力量,未来 5 年成果有望爆发式增长
△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
新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健康,是南京全面实施产业链 " 链长制 " 的八大产业之一,也是江北新区聚焦 " 两城一中心 " 的主导产业。
作为南京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重镇,江北新区在 300 平方公里以内,构建了从原料药到新药创制到医疗服务应用以及健康医疗大数据全周期的生命健康产业链条。
△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
作为 " 基因之城 " 建设的核心载体,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目前处于创新引领的第三阶段。" 无论是基因检测、创新药物研发,还是细胞工程与基因技术、脑科学,企业在这儿随时随地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圈’。" 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梁洪基告诉记者,今后五年,园区将以每年至少 2-3 家企业上市的速度逐渐递增。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江北新区已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拥有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10 余个、在研 I 类新药 73 个。4 月,中科超精 " 麒麟刀 " 获批江苏省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5 月,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向全国首批发货,或在重症监护治疗起镇静作用;驯鹿医疗自主研发的全人源 CD19/CD22 双靶点 CAR-T 产品临床试验获批。一个个创新成果和科研成就,正在为 " 基因之城 " 积蓄力量。
" 未来五年,创新成果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梁洪基表示,先声药业、和其瑞、北恒等企业还有一系列新药处于在研、临床申请、临床Ⅰ期、II 期等阶段,这意味着将不断有新药注册落地。
协同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满满国际范
△基因与细胞实验室
收获得益于坚实的支撑,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年 3 月启动建设的基因与细胞实验室、正在筹备上市的世和基因、去年完成融资 6000 万美元的驯鹿医疗等,都得益于其提供的科学仪器和专业服务。
1.5 万平方米载体空间,5000 余套基因和细胞相关科学仪器设备、8 大类 300 余项专业服务资质 …… 基因与细胞实验室是 " 基因之城 " 发展的重要一环,它依托南京深厚的医教研资源,围绕医学前沿方向前瞻性布局,打造开放共享型实验室,面向市场聚集研究成果、发布研究重点项目,快速实现产业化和科技的自强自立。
△药捷安康的实验室
" 正是由于这些软硬件方面的优势,很多落户的生物医药企业从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 梁洪基表示,针对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帮助与扶持,构建了 " 一站式 " 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而纵观全球版图,落户江北新区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无不彰显着高端化、国际范。"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进国际化、品牌化服务战略。通过打造全英文网站,加强线上线下活动国际化宣传力度,提升平台国际化服务能级,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梁洪基说。
" 新金融中心 " 吸引力足
资本赋能,全力建设长三角新金融中心
要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必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新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 " 血液 ",也是创新驱动的 " 催化剂 "。过去 5 年里,江北新区落地的各类产业基金有 937 家,管理规模接近 5000 亿。
未来 5 年,江北新区也准备 " 大干一场 "。目标是金融业增加值力争占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 15%,基金认缴规模达到 1 万亿元,各类持牌机构达到 200 家。
此前南京江北新区举行的 " 长三角新金融中心 " 发展大会上,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透露,南京准备拿 200 亿元作为江北新区的母基金,未来 5 年将准备拿 500 亿元来打造江北新区的新金融中心。
不仅有产业集聚、平台服务的优势,更有政策方面的诚意支持。近年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实施方案》出台,包含集成电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金融领域、人才支持、财政奖励等 9 个专项支持政策,从促进高端创新研发补助、产业化扶持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可以预见,下一个五年、以及更远的未来,更多国际顶级资源在江北新区汇聚,更多创新成果遍地开花,更多专业人才队伍成长壮大。" 两城一中心 " 产业地标将加速崛起,辐射南京、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产业发展。
(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