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益 蔡梦莹)起步、加速、下蹲、纵身跃起,腾空的同时双臂打开,好像振翅的飞鹰,一瞬间飞过 8 块滑板 …… 林圣凯在周围人的欢呼和鼓掌声中,踩着滑板落地。这是滑板中的 " 跳远 "。6 月 21 日是世界滑板日,这也是滑板爱好者的节日。6 月 20 日,南京举行了一场世界滑板日相关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滑板爱好者和市民的观看。
11 年资深滑手,第一个网购订单就是滑板
今年 25 岁的林圣凯,是一名滑板运动博主。在滑板圈,大家叫他 " 阿凯 "。玩滑板 11 年,算是一名资深滑手了。
最早接触滑板时,他只有 14 岁,当时在海口读初中。" 大概是我初二的时候,看到有人玩,我也想玩,就在网上下单了,这也是我第一个网购订单。" 在自己 " 瞎玩 " 了一年后,他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家实体滑板店。在城市中,一家滑板店就是滑板文化的根据地,阿凯也因此认识了一群玩滑板的朋友。玩滑板也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之后,他在深圳读了高中和大学。" 深圳也是滑板氛围比较好的一个城市。从我上大学到现在,深圳一直在修新的板场,有新的板店,甚至新的滑板品牌。" 大学毕业后,他去海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为照顾家人返回国内。
在之前的多数时间里,他生活在海口和深圳,2020 年 5 月来到南京。" 工作机会挺好嘛,就来了南京。"
在微信的个人签名,阿凯写的是 " 干炒牛河还是鸭血粉丝汤 "。对于他来说,做出这个选择并不太难。阿凯在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之前做过中文教师,留学生保险,室内设计等工作,滑板从来不是主业。一份兴趣相投的工作放在面前,而换一个环境生活,对于他来说也不是难事。
既热衷分享滑板快乐,又因 " 摔惨 " 的视频引发滑手共情
在南京,阿凯在一家专注滑板运动的门户网站做运营,同时兼任滑板赛事活动的拍摄工作。业余时间,他在自媒体账号分享关于滑板的一切,滑板日常、宝藏板场、滑板品牌发音等等。
他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 ,热衷谐音梗和段子。在短视频平台上, 他已有 2.2 万粉丝,获赞 77 万。阿凯补充说:" 其他平台的话加起来也有 3 万粉吧。平时发布一些滑板日常视频,但我更喜欢偏搞笑幽默的视频。因为我更喜欢带别人欢乐。"
在室内板场,一个滑手在碗池里做了个高难度动作。他站在一旁,略带不屑的语气评价道:" 不就做了个侧滑尖翻吗。" 滑手补充:" 反脚的。" 他对着镜头笑着说:" 草率了。" 这条草率评价滑板动作视频,更新于 2020 年 9 月 1 日,让他获赞 5.6 万,评论 400 多条。他说:" 点赞量的话,其实不多。有些朋友的 1 个视频,100 多万赞都是有的。"
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 " 一块木板四个轮子 " 的视频,发表于今年 5 月 27 日,收获了 3888 个点赞。阿凯写道:"(玩)滑板的时候,没有那么复杂的感情,我也不介意,多摔几回。" 镜头里是 2021 年全国滑板锦标赛中,参赛选手们一些失误摔倒的视频。对此,评论区里的不少滑手感同身受," 所以那些帅气的视频背后,都是血汗泪 "" 虽然摔跤很痛,但是招成了就会觉得很值得了 "……
阿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拍这个视频其实想告诉大家,滑板看上去很酷很帅,但也是有危险性的,很多滑手会受伤。"
" 世界轮滑之都 " 的滑板氛围很不错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与滑板的渊源颇深。滑板是轮滑运动的一个分项,而南京从 2014 年因青奥会与轮滑结缘,至 2016 年正式被授予 " 世界轮滑之都 " 的称号。
在阿凯看来,南京周围城市群特别丰富,很多外地的朋友都很喜欢来南京参加活动。" 和之前我呆在深圳相比的话,周围可能就只有东莞和惠州。"
阿凯介绍,南京也有不少本土新生代滑手,也有元老级滑手。在世界滑板日活动中,记者碰到了 15 岁的沐黎,正准备参加跳远比赛。他是南京人,刚玩滑板 1 年多,平时喜欢在奥体和新街口附近玩。" 南京滑板圈的氛围还挺好,从入门开始,去问那些大神,大家都会耐心教你,说得也很细。"
6 月 20 日晚,阿凯在短视频平台更新了当天的活动视频。评论区里,有不少南京高校的滑手出没。对于未来,阿凯说:" 自媒体只是一个兴趣爱好。做视频其实不难。也是希望大家看得开心吧,能够传播滑板文化的同时,给大家带来欢乐。"
(本人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