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21-06-22
湖南经济总量每四年迈一个万亿台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21 日," 湖南省庆祝建党 100 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 " 举行第三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专场。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海兵发布新闻,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恢清,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贺修铭,省工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志坚等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于金旺主持发布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近 10 多年来,湖南经济总量每隔四年就迈上一个万亿台阶,实现连续三次 " 升级跳 "。2008 年全省经济总量跨过 1 万亿元大关,2012 年增加到 2 万亿元,2016 年突破 3 万亿元,2020 年突破 4 万亿元,基本上每隔 4 年就迈上一个万亿台阶。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

" 湖南经济效益不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周海兵介绍,湖南三次产业结构由 1952 年的 67.3 ∶ 12.3 ∶ 20.4 调整优化为 2020 年的 10.2 ∶ 38.1 ∶ 51.7。

此外,湖南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 1952 年 4.07 亿元增加到去年的 3008.7 亿元,年均增长 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 1978 年 14.15 亿元增加到去年的 2032.7 亿元,年均增长 12.6%。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标志性创新成果世界领先。去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 13.7 万件、7.9 万件,较 2012 年分别增长 3.8 倍和 3.4 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创新引领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 860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23.8%。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岳麓山大科城、马栏山文创园等集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地方发展的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基本形成省内 2 小时高铁经济圈

湖南不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从 1994 年第一条高速公路长永公路建成通车,到如今通车里程近 7000 公里,增长近 158 倍,已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从 1949 年的 950 公里增长至 5630 公里,其中高铁运营近 2000 公里,基本形成省内 2 小时高铁经济圈,长沙至周边省会及深圳 2 至 3 小时,至北京、上海、成都 4 至 5 小时的高铁出行圈。

值得一提的是,区域协调水平大幅提升。长株潭一体化加快推进,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 41.7%,长株潭 " 半小时交通圈 " 构筑成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岳阳获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建设,湘西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韶山至井冈山红色铁路开通运营。

累计建成芙蓉学校 70 所

我省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提升。全省 51 个贫困县、6920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69.4 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477.6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样板。

此外,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 1949 年的 7.9% 提高到 2020 年的 57.2%。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 96.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97.6%。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在显著提升,1978 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 290 元,农村居民仅为 140 元;到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 26796 元,农村居民达到 14974 元,分别是 1978 年的 92.4 倍和 107 倍。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由 1952 年的 1600 辆增长至 956.6 万辆。

人均收入增加的同时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全省卫生机构数由 1949 年的 239 个增加到 2020 年的 5.61 万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累计建成芙蓉学校 70 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长沙报道

相关标签

高铁 湖南 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