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1 日,著名作家阎连科,作家、评论家王尧二人以对谈形式做客 " 麦田格名家讲堂 ",共同带来一场题为 " 面向汉语 永远谦恭 " 的精彩讲座。讲座由著名作家走走主持,麦田格全体成员、部分湖南省内作家参与。
麦田格创始人李卓致简短欢迎词后,讲座正式开始。王尧表示,语言可以区分为日常生活语言和文学写作语言。分裂的语言,其实是与分裂的思想、分裂的人格连在一起的。写作就是把文字刻在自己身上,它有自己的血液、自己的呼吸。王尧说:" 我们要知道自己身处分裂的语言中,要找到自己的语言和写作方式。麦田格老师们,如果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语言,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式,让孩子在写作中有自己的内心的呼吸,那你们都是伟大的老师。"
作为蜚声中外的作家,阎连科认为,语言,实际是一种情感。它不仅是字,不仅是词,还一定是情感本身。他说:" 我们为什么觉得加缪的《局外人》好,就在于它的情感与我们好小说的情感不一样。我们为什么觉得托尔斯泰的小说好,就在于他小说中体现的‘爱’,与鲁迅小说中体现的‘爱’不一样。和一种情感相匹配的,一定是一种特别的语言。" 他还表示,今天流传下来的唐诗宋词,字和情感一定是一致的," 不用这个字、这个词就无法表达你内心的情感,那即使这个语法是错的,我只能用这个错的来表达这种情感,那么读者是可以原谅的。"
接着,双方还就彼此的作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王尧认为,阎连科的语言已能将他的意象、细节、观点、语言、人格融合在一起,比如他的《叛逆者》以另一种形式,给汉语语法增添了新的内容形式,体现中国传统语言 " 修辞 " 特别的地方,非常了不起。阎连科则引用王尧的《民谣》开头一句:" 我坐在码头上,太阳像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屁股下。" 认为这句话在语法上是错误的,这句话的诗意,这句话的丰富性恰好就在违背语言常识、违背语言惯性的地方体现了,这就是文学语言的 " 妙 "。他说:" 有时候好的语言,往往在‘错误’之处。文学也好、语言也好,当我们犯点 " 错误 " 的时候,它可能就有一点点进步。"
讲座最后,两位主讲嘉宾与现场麦田格老师互动,解答大家关于阅读与写作方面的疑惑,并在现场为作品签名。
通讯员胡琨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