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 月 22 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解读《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聚集人才若干措施(试行)》(简称 " 国际人才自由港 10 条 ")。
据了解,2020 年 8 月,《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 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将 " 国际人才自由港 " 作为知识城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
一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科技创新实力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此前黄埔区已相继出台 " 海外尖端人才 8 条 "" 港澳青创 10 条 "" 人才 10 条 2.0 版 "。目前,全区入选各级重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达到 1151 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超过 130 人,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占全市 72%,创业团队占 65%,创新领军人才占 55%。高层次人才企业 579 家,上市 23 家、占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近 4 成,5 家成功登陆科创板、占全市 71%。
" 揭榜挂帅 " 不论出处,聚焦关键技术攻克 " 卡脖子 " 难题
据介绍," 国际人才自由港 10 条 " 创新实施 " 揭榜挂帅 ",讲究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 " 揭榜 ",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切实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 " 卡脖子 " 技术问题。对成功攻克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按该项目总投入的 30% 给予补助,择优支持不超过 10 个项目,最高可达 1000 万元,力度属全国领先。
黄埔区将细化榜单征集、发榜、评估遴选、成果评价等程序和规则,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重点发力,参考制约我国发展的 " 卡脖子 " 技术目录,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征集攻关需求,再由区内龙头科技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联合重点科技攻关,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新产品新技术,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院士引领打造人才强区,新设全国唯一工作站最高资助 1 亿元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历来非常重视院士项目引进,目前全区已聚集院士超过 100 人,共有市院士工作站 17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26 个,博士后设站单位 93 家。集聚中科院系列项目 13 个,省高水平研究院 8 家,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超过 1000 家。
" 国际人才自由港 10 条 " 继续加强对院士项目的支持,对院士在本区新设立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开展高端科学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设重大科研平台的,经认定,给予最高 1 亿元资助。扶持力度全国最大。
值得关注的是," 国际人才自由港 10 条 " 还创新推出 " 伯乐计划 ",提出设立人才工作站,鼓励企业在重点人才集聚地区设立人才工作站引进高端人才。引进人才入选各级重大人才计划的,按每引进 1 人给予最高 30 万元 " 伯乐奖 "。
" 上管老、中顾青、下管小 ",人才安居有保障
针对人才发展全链条的不同需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聚焦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父母养老、金融扶持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
据悉,该区成立了全国首个区级人才教育工作集团,构建 " 上管老、中顾青、下管小 " 全链条服务体系,成立人才管家队伍,一对一提供专属服务。目前,该区已累计推出 2629 套人才住房,惠及区内超 500 个企业。建立人才幼儿园 6 所提供近 3000 个公立学位,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和民营及中小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入读提供便利。
" 国际人才自由港 10 条 " 针对人才发展全链条的不同需求,聚焦人才安居、子女上学、父母养老、金融扶持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创新提出给予人才及其配偶父母商业医疗保险补贴、重点项目带头人免费高端体检等措施。
文 / 新快报记者 林钢威 通讯员 范敏玲 徐洁芹 杨胜强
图 / 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