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6 月下旬,中小学生们都在期盼着暑假,然而,暑假还没到来,可能 " 暑期作业 " 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在刚刚过去的 "6 · 18" 购物热潮中,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购物清单,有人抢购生活用品,有人抢购电子产品,而不少家长们却忙着给孩子抢购 " 暑假课程 "" 暑期班 " 。
(资料图:武汉一小学门外等待学生放学的家长们。中新社发 张畅 摄)
假期未到,线上暑假作业、暑期班预售已热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的升高,暑假培训班报名也越发火热。当前,距离暑假还有些时日,但不少家长已经忙着给孩子打听各种暑期辅导班了。
在某电商平台输入 " 暑期班 ",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暑期培训和一些机构的暑期网络直播课程。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暑假作业产品销量已经达到月销 2 万单以上,有辅导机构的暑期直播课也显示已有数千人付款。
在一些培训机构的 APP 上,诸如 " 暑期夏令营 "、" 暑期特训班 " 等产品也名目繁多。"6 月 1 日报名会有优惠,多人成团报名还可以打折,越早下单选择性也更多。" 客服人员这样介绍。
" 我们的暑假班已经招满了。" 杭州一家培训机构的施老师表示,他们从上个月就开始暑期班的招生了," 各个机构都是这么早开始,老师们要给学生排课,家长们也要为孩子们的假期课程提前安排时间。"
家住北京的杨静每周末都要陪女儿去校外机构补课,假期也打算给孩子报全科的辅导班。
女儿刚上高中成绩有点下滑,杨静有点着急," 去年中考之后给孩子报了六门衔接课都没有上完,开学孩子就有点吃力,今年暑假多花点钱也要让她认真上完暑假课。"
(资料图:武汉一小学门外家长接孩子放学。中新社发 张畅 摄)
家长:暑假不上课,孩子在家谁看?
面对价格不菲的暑期校外培训班,很多家长表示压力不小。但是,不报暑期辅导,又担心自己的孩子成绩落后。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陈雯洁是一位 " 全职妈妈 ",小儿子江涛去年 9 月升入小学一年级。8 岁的江涛已经上了两年课外培训班,但妈妈陈雯洁还是后悔报班太迟了。
" 现在的孩子们都要提前学习,班上 90% 的同学都报暑期培训班,‘学霸’都在学,我们肯定也要学。" 陈雯洁说。
如今," 起跑线 " 不断前移,大部分的培训课程或多或少都有 " 超前 " 的内容。
诗诗是广东佛山一位 15 岁的初中生,马上要升初三的她,已经习惯了在课外辅导里提前学习," 老师讲的比较简单,但是作业很难,不上补习班都不会做。"
" 暑假是早上一门课,下午有两门课,晚上还要继续。" 诗诗已经习惯了假期里的辅导班作息,甚至把去辅导班当成假期和同学相聚的方式:" 跟我同一个机构的有好几个同班同学,假期可以见面。"
但比起课业辅导,诗诗更想上舞蹈兴趣班:" 感觉舞蹈课会放松些,也能认识新的朋友。但是妈妈说要上初三时间紧,不能再学跳舞了。"
诗诗妈妈的态度似乎代表了许多家长的想法:知道孩子愿意报兴趣班,但是认为孩子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兴趣上。
和去年疫情期间相比,今年很多机构都恢复了线下授课,因此,很低龄段孩子的家长报暑期班大都抱着 " 有人看孩子 " 的目的,也正是为满足家长们的需求,不少暑期培训机构都开设了 " 全托班 "。
" 孩子还小,不能让他自己在家里,就算有老人带,也管不了学习,不如送去辅导班学学知识。" 一位家长表示。
(资料图:一位学生在图书馆自习室内写作业。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如何杜绝暑假变成 " 第三学期 "?
事实上,相较于往年的火爆,今年以来,校外教育培训市场已在明显降温。
近两年,针对校外培训市场的诸多乱象,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措施,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就在今年暑假前夕,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 " 双减 " 政策,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
6 月 15 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强调要以 " 钉钉子 " 的精神推动 " 双减 " 工作落地见效。
6 月 16 日,国务院教督办又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提醒家长要警惕校外培训机构炮制噱头高额收费等,对超出公示范围、一次性超过 3 个月或 60 课时的收费,要仔细辨别,谨慎操作。
" 近期对校外培训行业的政策收紧,表示出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当前教育培训市场多方面问题的严峻性。"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
在熊丙奇看来,家长对校外教育培训的需求,有一部分是培训机构进行焦虑营销制造出来的,这部分需求可以通过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经营加以疏导。
但专家表示,有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并不意味着校外培训乱象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今年暑假依然还会有很多的家长为孩子报暑假班,这种状况很难通过下发一个文件或建立一个机构来彻底解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解释说。
储朝晖指出,减少目前的课外培训需求有两个根本途径:一是让评价的标准多元化,二是教育均衡化。
熊丙奇也认为,要真正缓解家长的焦虑,减少市场上的报班热情,真正做到给孩子 " 减负 ",要从根源上改善教育评价存在唯分数、唯学历等问题,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此外,熊丙奇也提到,暑假学校不开放,如果孩子不去上培训班,就需要强化社区责任,完善课后服务,在社区中建设学生活动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课等公益活动。" 否则堵住暑期培训选择,不给孩子提供其他去处,只会滋生更多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人名为化名)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