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2021 年,江苏 "3+1+2" 新高考模式落地第一年。这个夏天,对江苏高考生来说注定难忘。
此时的你,面对选择哪所学校,哪些专业,是否也有些迷茫?6 月 24 日起,现代快报教育事业部 "678 录取吧 " 推出 " 犇腾 2021 高校招办主任面对面 " 栏目,邀请全省近 30 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在线解读,带来最新鲜、最全面、最硬核的信息,助高考生一臂之力!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靳葛,来听苏州大学 2021 年最新招生资讯。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靳葛
苏州大学概况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 " 人间天堂 " 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 "211 工程 ""2011 计划 " 首批入列高校、" 双一流 " 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 1900 年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新时代,苏大还是首家在境外创办大学的高校、首家创办云中大学的高校、首家创建红十字国际学院的高校。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为社会输送了 50 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一大批精英栋梁、社会名流和 30 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经 121 年,学校承 "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 之校训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效益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根据第三方评价,学校分别位列英国《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第 23-33 位,美国《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 26 位,《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居内地高校第 31 位。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古城区的天赐庄校区,这是东吴大学旧址所在地,在 2013 年就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工业园区的独墅湖校区;阳澄湖畔的阳澄湖校区;位于吴江区的未来校区。今年未来校区将进行首次招生,具体招生专业为统计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机械电子工程。以上四个专业入学后在阳澄湖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未来校区就读。我相信,无论你身处哪个校区,都能感受到那份别具一格百年名校的魅力。
全校现有教职工 5768 人,专任教师 3358 人,其中包括 1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 位两院院士,8 位发达国家院士,30 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 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 位 " 万人计划 " 杰出人才,13 位 " 万人计划 "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 位 " 万人计划 " 青年拔尖人才,14 位 " 百千万人才工程 " 国家级人选等各类国家级人才 280 多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
谈及苏大,都绕不开苏州。苏州是有 2500 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 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州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苏州熔古铸今、经济活跃。
2020 年苏州 GDP 突破 2 万亿元大关,占全国 2%,高居全国城市第六,苏州下属的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名,就业机会充足,企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更是强劲。世界 500 强企业有 1/3 落户苏州,华为、百度、腾讯、阿里、京东、微软等头部企业、顶流平台纷纷来苏投资建厂,更是提供了众多优质岗位,供同学们挑选。苏州不仅是创就业的天堂,更是宜居怡人的城市,在宜居城市榜单中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来到苏州便爱上苏州,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苏大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我们的学生就业有 "985" 现象,超过 90% 的就业率,80% 左右在长三角就业,约 50% 的毕业生留在苏州创就业,成为苏州发展的新生力量。
专业介绍
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 30 个学院(部),132 个本科专业,49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 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 个博士后流动站,自教育部 2019 年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 双万计划 " 以来,苏州大学共有 28 个专业入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截至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共 15 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 1%,化学、材料科学 2 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 1 ‰;20 个学科跻身 2020"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其中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位列世界排名前 10,6 个学科位列世界排名前 50。
今年我们在江苏招生选考科目 8 个分别是:历史 + 不限、历史 + 政治、历史 + 生物;物理 + 不限、物理 + 化学 + 生物、物理 + 化学或生物、物理 + 化学、物理 + 生物,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还会单列科目组。具体参见招生考试报计划专刊。
招生有 10 个大类专业。新增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
人才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 "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 的校训,完善 " 三全育人 "" 五育并举 " 育人体系,实施本科生 " 成长陪伴计划 ",构建基于人文关怀的多维保障服务体系。
以国家各类人才培养基地、书院制、新工科改革为载体,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等为举措,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卓越拔尖人才。
还采用完全学分制、大类招生、辅修专业、转专业等多元渠道为学生提供无限可能,学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 本硕博一体化渠道更为畅通。
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国家试点学院 -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升学率在 70% 左右,国家基础科学文科和理科两个人才培养基地,保研率达 50%。
苏大学子每年获国家级顶尖奖项 500 余人次,在全国 " 挑战杯 "、奥运会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屡折桂。苏大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交响乐团、东吴艺术团等多次受邀央视演出,校园马拉松、校友返校日等品牌文化活动广受欢迎,近 300 个社团任你挑选。
志愿填报建议
今年是江苏省新高考改革落地第一年,新的高考录取政策也已公布。录取将按照院校专业模式填报志愿,可填报志愿数量也较以往有变化,普通本科批次平行志愿可填报的志愿数达到了 40 个。面对新的高考总分值和院校志愿设置形式,往年院校的录取分数、排名等数据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具体填报志愿时候要统筹好以下几点:
一是统筹好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国家需要、城市地区、高校实力等因素。
二是统筹好冷门和热门,学校和专业的关系。
三是统筹好选考科目和所填报科目组。
填报中注意:
1. 院校志愿:合理定位、拉开梯度,可以结合学校的实力,例如学科实力、人才培养指标等 , 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然后结合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中,历年录取分高的院校排在前,录取分低的排在后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 的原则填报志愿," 冲一冲 " 建议选择 1-2 所院校填在前面," 稳一稳 " 建议选择 2-3 所院校填在中间," 保一保 " 建议选择 1-2 所院校填在最后,要相对保守点,以防止一所院校都没有投出去,造成平行志愿滑档。
2. 专业志愿:冷热搭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不宜全部集中在热门专业或学校优势专业,将心仪专业根据历年分数的高低进行排序,梯度填报。为了避免自己填报的专业志愿梯度过高,被调剂专业,建议最后的专业志愿中选择 1-2 个往年最低分的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专业保底。为了避免进档退档的风险,最后还是要建议专业服从调剂。
3. 招生章程:细究要求、规避风险。考生应该仔细阅读高校当年公布的招生章程,对其中的录取规则、外语要求、身体体检等方面规定要有所了解,防止因信息不了解造成不能录取情况。
4. 志愿表:填满志愿、争取主动。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能填满的都要尽量填满,给你的机会要充分抓住,抓住主动选择权,多填一个志愿就是多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
苏大今年在江苏的选考科目组多,前面介绍了至少有 8 个,建议考生填报的时候将可以填报的科目组都要选择上,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梯度排序。
希望广大考生在知己知彼后,择己所长、择世所需,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欢迎报考苏大,百廿荣光,由你来续。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舒越 / 文 牛华新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