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封娇
" 把井打到国外去 "!为了实现铁人王进喜生前这句铮铮誓言,他们高举铁人旗帜、迈着坚定的步伐远赴战火纷飞、气候恶劣的非洲苏丹打井找油,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人吃苦耐劳、勇挑重担、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奋斗精神和豪迈气概。
6 月 28 日,以全国劳动模范、时代先锋、最美奋斗者、" 第三代铁人 " 李新民为原型的音乐剧《铁人在非洲》将在东北石油大学音乐厅激情上演。
该剧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文旅厅、黑龙江省文联、东北石油大学、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大庆油田公司党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黑龙江省演艺集团、大庆油田文化集团、东北石油大学联合制作,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省歌舞剧院联合演出,是历时三年精心谋划和重点打造的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献礼剧目。
" 远离祖国远离家,怀揣梦想走天涯,漂洋过海找石油,千难万险任随它 ……"2006 年的一天,在 " 铁人纪念馆广场 ",剧中主人公李铁民信步走到手扶刹把的铁人雕像前深情地说:" 铁人老队长啊,我们就要去非洲打井了,您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 在铁人的目送下,钢铁 1205 钻井队昂首挺胸、逐梦天涯,踏上了远赴苏丹打井的艰辛之路,故事由此展开 ……
在遥远的苏丹,这支队伍经历了气候炎热、蚊虫叮咬等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经历了电机因浸泡海水无法运转的技术考验,经历了与外籍员工因民族习惯不同造成沟通障碍的考验,更经历了随时遭遇恐怖袭击生死离别的考验 …… 异国的背景、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节,一幕幕生动的画卷将观众带到那片人迹罕至的非洲稀树草原,与故事的主人公们共情燃情。
该剧以 " 一带一路 " 和共同构建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为大背景,向人们展示中国、苏丹、印度三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 " 多维 " 碰撞、交锋、交织和交融。完成这样一部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充满正能量的工业题材大戏,剧组成员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 粮草 " 不足的情况下,联合制作单位提出了 " 小投入,低成本,巧制作,出精品 " 的口号,发扬 "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的铁人精神,在陈利坚导演的带领下," 戏内演铁人,戏外做铁人,人人争当真铁人 ",每天排练十几个小时,只为锻造出这部 " 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 的舞台艺术精品。
除了小投入、低成本、巧制作外,音乐剧《铁人在非洲》的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就是该剧的所有演员均为我省本土演员,不仅节省了资金,也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该剧 6 月 28 日首演后,将于 7 月 4 日— 10 日在东北石油大学音乐厅连演 10 场。7 月中旬后将根据专家意见及观众反映进行修改打磨提高,拟参加 8 月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第二届优秀音乐剧展演,并开始巡演。
(文中图片由黑龙江省演艺集团提供)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张跃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