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2021-06-24
自称“行善没有尽头” 爱心老人刘湘贵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石家庄,

说起 " 刘湘贵 " 这个名字,

很多人会竖起大拇指,

赞一声:" 好人!"

对自己,

对家人都十分 " 抠 " 的刘湘贵

从未在帮助他人的事上节俭。

心系环保,捐款植树;

他人有难,有求必应;

这位爱心行善的老人,

用大爱温暖了许多家庭。

刘湘贵的行善之路扎实走了 40 载,

然而,

自称 " 行善没有尽头 " 的他,

生命却永久停留在了

2021 年 6 月 22 日。

善桥竣工使用,记者现场采访刘湘贵老人(中)。(图 / 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南开宇   摄)

爱心老人逝世 各地受助人赶来送别

6 月 23 日上午,在平山县王坡乡一处农家院前,从大门到院子,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圈。门前,前来吊唁的人,一拨又一拨。面对遗像,三鞠躬,很多人弯下的腰长久不起,抬起的头早已泪流满面。离去时,许多人擦着泪,一步三回头,好像再转身瞧一眼,就能看到那位常年笑呵呵的老人像往常一样,在门口跟大家送别。

" 我们现在也感觉有些不相信,刘老就这么走了,虽然大家都知道他身体不好,但感觉还是太突然了。" 刘湘贵老人的徒弟刘卫东说。

现场,老伴陈新华哭得眼睛红肿。" 往年夏天,我们早早就会来平山这边的养老院和大家一起住,但今年从过年起,他身体就不太好,我们在市里住,时刻准备去医院给他调理身体,也就是十天前,他感到身体不适去了市二院,结果这一住医生就没让走,说他问题很严重。" 陈新华说。

多年来,刘湘贵一直有比较严重的肝病,可这次夺去生命的,却因为冠心病。" 他住院时还说自己没事,过两天就出院,结果进了 ICU,出事时心脏病突发,经过抢救还是没救回来。" 陈新华说,刘湘贵一直挂念着平山那些孤寡老人,喜欢和大家住在养老院,所以家人选择把他送到这里,让他永久留在这片青山绿水中安息,享年 74 岁。

刘湘贵老人题诗庆贺善桥竣工。(图 / 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南开宇   摄)

结识爱心刘湘贵 见证 7 年来大爱善举

刘湘贵老人生于湖南晃县,祖籍涿州。祖辈父辈为祖国铁路建设做出贡献,耳濡目染养成他爱国爱党爱民的家国情怀。善意谦柔,济苦救贫的老人从 1981 年踏上行善之路,可谓用一生吹响 " 爱心集结号 "。

1996 年洪水,他连夜筹集了一万元钱,买来粮食送往赞皇灾区。这些年来,因为天灾,刘湘贵老人多次捐款。2008 年南方雨雪冰冻气象灾害、2013 年雅安芦山地震、2013 年甘肃岷县、漳县地震,老人都向相关慈善部门捐款。

善桥启用现场刘老到场祝贺。(图 / 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南开宇   摄)

本报记者与刘湘贵老人相识于 7 年前的一次采访。2015 年 4 月 22 日是 " 世界地球日 ",上百名石家庄市民来到西山森林公园参加义务植树。大家栽下了 1000 棵石榴树,而这些树苗的购置款均来自刘湘贵老人。刘老分两次,为西山森林公园义务植树基地捐款 15 万元。那是记者第一次见到白胡子飘飘的他,从此相识,结下爱心善缘,更见证了老人一次又一次的爱心义举。

2016 年,石家庄 "7 · 19" 自然灾害面前,平山县冲毁不少桥梁。燕赵晚报与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共同发起 " 善桥行动 ",帮老区人民重建断桥。刘湘贵老人看到报纸后,与爱心人士们奔走呼吁,前后为灾区重建断桥捐款 40 余万元。

除了天灾,面对有困难的群众,刘湘贵也有求必应。农村孩子面临辍学,他资助孩子读书;在平山建敬老院,解决了许多贫困老人的养老问题;新乐贫困户生三胞胎,没钱买奶粉,他捐款……他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除了在西山为绿化捐款 15 万元外,为井陉荒山 15 年坚持植树的无腿老兵马三小捐款支持植树造林。

6 月 23 日,记者从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获悉,从 2016 年以来,刘湘贵老人仅通过该慈善组织就捐款近百万元。除善桥行动带领众多爱心人士捐款外,在为贫困孩子上学的 " 代理爸妈助学项目 " 上,老人连续七个学期,资助 277 名孩子,捐款 20 余万元。为荒山种柏树项目,捐款 4 万元,2020 年湖北发生新冠疫情,老人又捐款 10 万余元。

几十年来,从他手上捐出的爱心款早超百万元。这些善款不仅是刘湘贵一个人的,因为他的爱心,感染了更多人,在他的号召下,大家汇聚点滴爱心到他手中,一起行善,哪怕在病重期间依然如此。他用自己的生命,奏响一曲感人的 " 爱心集结号 "!

刘湘贵(中)在通桥仪式上。(图 /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海强   摄)

获评晚报 " 最美 30 人 " 爱心之路有传承

曾经采访时,刘湘贵老人总说:" 我的钱不会留给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工作,我希望孩子是靠自己的本事养活家庭。" 常年热心公益,刘湘贵自己却很节省,剩饭不肯扔,对自己做过的很多好事都觉得不足挂齿。刘湘贵认为,做事应该争分夺秒,人活着就做,不留遗憾。钱该用到哪儿?是让个人生活更好,还是让社会更美好?刘湘贵说:" 我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这些钱用在行善助人上最合适!"

刘湘贵接受主持人采访。(图 /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海强   摄)

爱心撒播燕赵大地,刘湘贵助人为乐的行为,曾被评为燕赵晚报 " 最美 30 人 "。前来吊唁他的人们悲痛万分,有人说:" 先生的不幸离世是我们的巨大损失,他黜衣缩食克勤克俭的节约精神;悲天怜人医病救人的济世精神;鞠躬尽瘁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知行合一利益众生的入世精神,及大爱无疆的道德风范,值得我们继承、学习、宏扬!"

可以说,刘老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诠释了 " 生命不息行善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的含义。刘湘贵老人走了,但他的爱心依然有人继承。不少曾受他资助或此前和刘老一起行善的人们表示,大家将继承刘老先生的遗愿,把大爱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现场,爱心人士刘春梅说:" 老人算是善始善终,这一生没有遗憾。不管别人如何,我会坚持老爷子的行善之路,让他安心,一路走好!"

文 / 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南开宇

图 /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南开宇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海强

热点推荐

  

明白纸来了!关于石家庄新冠疫苗接种,这篇文章全告诉你!

             

" 五七路西瓜 " 渐成石家庄人夏日的甜蜜记忆!你吃过吗?

网传 " 石家庄地铁安检人员殴打乘客 ",官方回应来了→

编辑   静静   责编 卡卡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96399   ——

倾听大众声音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