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年 8 月,一支红军队伍从川西北进入甘肃境内,沿包座河急速北上,攻下天险腊子口,击溃国民党军阻拦进入甘南,一路穿行在深山、密林、峡谷之中。随后,红军发动了岷洮西(固)战役,围攻岷县县城后,向着临潭方向进发。
这支队伍就是红四方面军,他们与红二方面军一起,沿着红一方面军在 1935 年的行军路线前进。
其中,红四方面军第二纵队四军及妇女先锋团,由洮河南岸顺河而上,过羊化桥、进新堡沟,翻越红山长驱直入。8 月 14 日,在暮色中进入当时的临潭县城——新城。
在临潭县,红军共停留 47 天。在这 47 天里,他们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基层组织,宣传抗日主张,击退敌兵进犯,并在新城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
9 月 30 日,中秋节。红军队伍又经羊化桥,冒着绵绵秋雨离开了临潭,踏上了北上之路。
1936 年 9 月 16-18 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岷州附近三十里铺召开了会议,朱德等多数同志拥护中央决定,力主全军北上,张国焘等少数人坚持红四方面军渡黄河西进青海和甘肃西部的主张。会议否定了张国焘的意见,制定了贯彻中央方针的 " 通(渭)、庄(浪)、静(宁)战役计划 ",并致电中共中央。中央明确肯定了岷州会议的行动路线和战役计划,随后,部队开始挥师北上。
张国焘在岷州会议之后的北上途中,思想出现反复,推翻了岷州会议决定,坚持率军西进。9 月 23 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漳县召开会议,朱德、陈昌浩等人极力劝说北上,但张国焘一意孤行,加之部队西进已成事实,会议未能纠正张国焘的错误。
9 月 27 日,中共中央四次致电张国焘等人,制止西进。张国焘看了电文后,依然固执己见。
临潭县洮州会议纪念馆副馆长孟攀峰说,当时张国焘身边的一支传令队听到要西进青海,集体出走,临行前留下一张纸条:" 张主席,我们跟随你多年,听说你要带我们去青海,再过草地,我们不去了,我们不愿无故地死在草地。请你们相信,我们绝不会投降敌人,我们要继续革命。"
恰在此时,总指挥徐向前从前方回到洮州总部,他说:" 据老乡介绍,黄河对岸已进入大雪封山的季节,气候寒冷、道路难行,西渡黄河计划难以实现。" 同时,青海一线马步芳重兵集结,红军前进受阻。
9 月 27 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临潭县新城镇城隍庙召开了洮州会议。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傅钟、萧克、李卓然等出席会议。
傅钟将军在《西北局的光荣使命》中回忆道:
张国焘说:" 打到迪化(今乌鲁木齐),打通国际路线,得到装备再打回来,与红一方面军会合也不迟。"
陈昌浩立刻说:" 从地图上看那又要走一遍草地,部队走怕了 ……"
徐向前也语重心长地劝说:" 鄂豫皖出来的同志不想再折腾了。"
张国焘在会上空前孤立,被迫放弃西进主张,同意北上静会地区。
9 月 30 日凌晨,进驻洮州旧城、新城的红四方面军接到北上命令,冒着蒙蒙细雨,告别洮州群众,先后分三路撤离。
洮州会议重新肯定了岷州会议所作出的重要决定,使红四方面军回到了党中央北上方针的正确轨道,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分裂。洮州会议对实现三个方面军的大会师,壮大中国革命的武装力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 洮州会议的召开最后否定了张国焘西进青海的错误,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与张国焘错误路线在长征途中多次斗争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2. 洮州会议是一次具有战略转折和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通过这次会议,纠正了长征途中张国焘一次又一次的错误,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再次分裂,促进了团结统一,为贯彻党中央关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洮州会议的召开,挽救了红四方面军,保证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保证了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会宁的胜利会师,促成了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
洮州会议纪念馆于 1991 年 10 月被临潭县人民政府正式授匾命名为 " 苏维埃旧址 "。
1993 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 年 1 月,甘南州委命名为第一批全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 年 10 月,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军区、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授予 " 甘肃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
2011 年 12 月,被省委宣传部更名为 " 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 ",并列为第五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穿越历史的烟云,如今走在临潭县新城镇,历经风雨的城隍庙,仿佛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往事。
如今的新城镇街头,街道整洁、商业繁华。曾经 " 穷困得惊人 " 的临潭县,在 " 牛羊药菜薯 " 五大特色产业的支撑下,大力发展藏中药材、高原夏菜、藜麦、牦牛、藏羊等种植养殖业,人民群众 " 钱包 " 鼓了起来,日子甜了起来,致富奔小康的路也越走越宽广。
甘南日报记者 邓永强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