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南昌市青云谱华南博物馆的尚书阁里采访马跃,500 多年前的明朝古建筑尚书第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古老木清香;青砖、灰瓦、马头墙、木构件,处处极致精美繁缛的雕梁画栋,美得叫人流连忘返;窗外的雨时大时小,滴滴嗒嗒流淌在青石板上,仿佛洗去尘埃,唤我们一同走进几百年的历史。
在这样的环境里,和马跃一起谈论江西艺术和市场,很有些味道。这位一口京腔的北京大小伙在江西艺术品收藏界颇有人缘。因为他是 2012 年第一家来南昌的北京旷深的核心成员。9 年前,旷深第一次为江西带来专业的拍卖团队,也在江西掀起了第一波艺术品拍卖的浪潮。
如今,马跃回到南昌,重建华南拍卖,信心十足地要在 7 月 25 日再次启动江西艺术品拍卖。因为他带来了重磅拍品,将第一次在江西市场亮相傅抱石作品,有望让江西藏家首次拥有傅抱石作品,更有可能创下单件拍品的最高江西纪录。此次,马跃归来对江西艺术市场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规划,他认为当下市场的低迷期正是艺术品买入的建仓期,江西必须走出去,请进来,打通与全国的接轨,才能真正激活市场。
9年前 江西艺术拍卖的火爆依然让人怀念
再次采访马跃缘于一个多月前的南昌某场艺术聚会上,活动聚集了很多江西艺术大家,人头攒动中先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再看到熟悉的身影。很意外能在南昌再见到马跃,他离开这里好多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关注艺术品的南昌老藏家,大多都知道马跃。因为 9 年前旷深在南昌掀起的艺术拍卖风暴,至今都让不少业内人怀念。学金融的马跃 2010 年在北京入行艺术拍卖,北京旷深也是因为偶然的机会来到南昌。" 我记得很清楚,2012 年的 7 月 13 日来南昌考察,12 月 9 日在南昌力高皇冠假日酒店首拍,没想到这一下就打开了局面,2012 年到 2015 年的 3 年时间里,旷深让南昌的艺术品拍卖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发展。"
马跃回忆,那个时候的南昌艺术市场就是一块处女地,完全处在待开发状态。" 我们团队都是 85 后的年轻小伙,精力旺盛,有冲劲有干劲也有理想,所以那几年在江西的生活真的是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所以,第一个到南昌来的拍卖公司北京旷深,在这里吃到了螃蟹。至今,旷深拍卖在江西还保持着单场总成交额约 3000 万元的最高纪录,至今未能打破的单件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杨石朗长 38 米,宽 47 厘米的长卷《三峡奇观》,2013 年 4 月 21 日以 520 万元成交。如今这些拍卖纪录都能在相关艺术网站上查询到。
马跃是去年重新回到南昌的。他说当年江西艺术市场在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泡沫,需要有一个消化阶段。后来团队解散,但喜欢艺术品行当的他,一直还在坚持。" 回北京以后就在北京荣宝斋,以及大小好几家拍卖公司里,继续丰富自己,锻炼自己,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 这些年,马跃不仅经历了很多艺术大拍,尤其是接触了全国各地,天南海北的藏家,他说都为这一次重回南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旷深离开南昌和江西市场,我觉得非常可惜。" 马跃说,在回到南昌的这些日子里,碰到当年的一些藏家和艺术品爱好者,他们居然能一眼认出他,主动打招呼 " 你是旷深的马先生吧 "。有人还记得他,就是人们仍然怀念当年江西艺术品市场所经历的繁荣和活跃。" 直到今天,北京旷深对江西的影响,已经不限于艺术品领域,甚至还产生了很广泛的社会影响。"
历史文化悠久 江西不乏有实力的艺术藏家
在公共场合,马跃和人交谈时,总会引起旁人的注意。因为他一口京腔,却在南昌高谈阔论着种种关于江西艺术和江西文人大家的历史典故。口若悬河,慷慨激昂,他知道的江西名人的生活故事,有些连我们本地人都知之甚少。
他告诉江西人,齐白石、张大千的老师陈师曾、李瑞清,不光是全国有名的美术家还是教育家,他们就是我们江西人。他梳理出江西陈师曾的父亲是大文人陈三立,爷爷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陈师曾的兄弟还有历史学家陈寅恪," 陈衡恪(陈师曾)的一生对齐白石帮助很大,可以说没有陈衡恪,就没有齐白石的今天 "。由此,马跃认为,八大山人出现在南昌,也是必然现象。
2018 年,由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和江西省文联在南昌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江西画派研讨会,就是由马跃负责策划的。他说,在清代张庚的《国朝画征录》里有明确记载,南昌的八大山人和宁都的罗牧,是江西画派(又称西江画派)的开派英才,这两人也是好朋友。
马跃表示,当一个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时候,必然会对艺术品产生浓厚兴趣。当年江西缺乏的就是专业的艺术平台和职业经理人,来帮他们挑选和品鉴有价值的艺术品。所以,北京旷深的出现才能一下子就带动起市场热潮。
" 当年有一位写字楼开发商的老总,本来是在我们拍卖图录后边打广告做宣传,但老板本人到了现场,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就拍下了杨石朗、陶博吾和彭友善等名家的精品力作。" 爱上艺术品的这位老板大概过了五六年时间,就进而参加全国的艺术品拍卖," 他没有对艺术品产生浓厚兴趣是不会去外地参拍,就是越玩越喜欢。"
" 另外还有一位赣州的企业家,特别喜欢古代艺术品,也经常去北京参加拍卖会。" 在 2018 年举行江西画派研讨会时,这位赣州藏家将一批江西明清古代先贤的艺术品 " 一枪打 ",全部收于囊中。此外,还有一位大企业家这些年对于艺术品的投入已超过 20 亿元," 江西这样的企业家还不止一个 "。
所以,马跃表示,在华南集团董事长徐晓春的支持下,共同投资重建的华南拍卖未来立足江西,就是要宣传推广江西文化。" 江西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是被严重埋没的市场,那些真正喜爱艺术品的藏家,都会对家乡的艺术品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 "。
重振市场 全国级大价位拍品第一次亮相江西
当年北京旷深来到南昌,以专业化的运作一炮打响。此次马跃归来,同样带来了重磅拍品,要重振江西艺术市场的士气。
" 华南拍卖即将于 7 月 25 日举行南昌的第一场拍卖会,有两件傅抱石作品,其中一件作品参加过 8 次重要展览和 6 次权威出版。最早一次展览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以及 90 年代还有一次参展。"
这意味着,江西拍卖市场上将第一次出现傅抱石作品,也将是江西省内第一件能够公开交易的傅抱石作品。" 我在江西这么多年,目前还不知道哪个藏家手里有一张傅抱石真迹,江西民间也没有出现过傅抱石作品。"
届时,如果这件傅抱石作品能够拍卖成交,将有望打破 2013 年杨石朗长卷保持的 520 万元的江西最高单品拍卖纪录。" 这件傅抱石作品是一平尺多的小品,300 万元起拍,我不能透露具体底价,但也就是几百万元,最终成交价如果超过千万元也是合理的。"
傅抱石作品第一次亮相江西拍卖会,也意味着江西市场第一次迎来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线艺术家,以及大价位的艺术品交易。" 这会让全国的藏家都关注江西艺术品市场。"
马跃说,这些年全国很多拍卖会都像是一场场业内 " 聚会 ",大家从全国各地赶来,但其实他们和拍卖无关,只是来观看拍卖,呈现出一种 " 虚假繁荣 " 的景象。马跃这次回到南昌,也总结了北京旷深之前的一些经验,寻找和培养更多真正喜爱艺术品的江西藏家,希望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将江西与全国接轨,才能真正活跃本土的艺术市场。
" 除了傅抱石作品,南昌的这场华南拍卖会还会有其他全国一流大画家作品,全部是妇孺皆知的顶级艺术家。江西拍卖市场有了全国级别的拍品,因此已经吸引了省外的藏家们表示要来南昌参拍,他们的到来也会同时关注到江西本土艺术家作品,这里对他们来说完全是新大陆。"
经历过 5 年前的繁华之后,江西艺术市场陷入低谷的这几年已经足够 " 冷静 ",用马跃的话来说,价格十分合理,正是买入的建仓期。" 很多当代的艺术家,高峰期的拍卖纪录是五六万元一平尺,现在几千块钱一平尺,是原来的十分之一甚至是十五分之一的价格。近现代已故的艺术家,价格也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区间。" 同时,国家去年出台了系列的艺术品交易相关免税政策,也是从国家层面大力扶持和鼓励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或许,艺术市场的春天真的不远了。
文 / 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实习生彭慧、段星州
值班编辑:邬薇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杨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