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1-06-27
品质包河让百姓共享新生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生活在包河,流畅的城市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总让人感觉心旷神怡。这背后,是包河对城市品质的不断追求。过去五年,合肥市包河区不断重塑城市格局、整治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让这片土地变得有温度、有质感,更加宜居宜业。

重塑格局打造现代化新空间

既有精致的老城区,又有宽阔的新空间,市民移步换景,便可享受不同的城市品质生活,这正是包河区对城市空间格局的不懈追求—— " 四大空间 " 战略纵深推进,城市空间骨架全面拉开、形象面貌全域改善,一个品质化、现代化的中心城区加快呈现。

这五年,包河空间形态全面优化,滨湖新区建成区面积拓展 1 倍以上,安徽创新馆、融创文旅城建成开放,时尚现代的形象愈发彰显。滨湖卓越城树立生态新城样板,淝河片区迎来脱胎换骨之变,骆岗生态公园加快建成国际化窗口形象新空间。大罍街、合柴 1972 等精品力作惊艳全城,圩美 · 磨滩成为 " 诗意乡村 " 典范。

品质城区离不开完善的功能配套,合肥港成为长江支流最大集装箱码头,高铁 " 两小时通勤圈 " 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上海路、郎溪路高架等主干道建成通车,地铁运营里程占全市近 40%,航运、高铁、高速、高架、地铁一体贯通,立体综合交通格局更加完善,门户枢纽功能充分彰显。

生态治理让绿色之美成常态

从 " 生态要地 " 到 " 公园城区 ",五年来,包河通过不懈坚持,颜值气质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态质量明显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在生态治理上,包河区以壮士断腕的魄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南淝河右岸砂石货场码头、混凝土搅拌站全面关停,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销号。雨污分流深入推进,南淝河首次稳定达标。河(湖)长制、林长制落实落细,巢湖禁捕退捕工作高效推进。" 一湖十河 " 治理有力,水清岸绿逐步实现。在百姓身边,南二环高压绿廊、南淝河右岸码头公园等建成开放,在全市率先完成 " 十大湿地 "" 十大公园 " 建设,城园一体的生态格局跃然呈现;PM10、PM2.5" 双控双减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创新高,天蓝地绿渐成常态,生态之美充分释放。

社区共治增强百姓幸福感

5 月底,随着位于巢湖路与银屏巷交口的春雨花园开始施工改造,包河区 2021 年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启动。

筑牢民生保障,始终是包河区的重点工作。五年来,该区累计实施民生工程 110 余项、民生事业投入超 200 亿元。建设安置房超 530 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100 余个,加快从安居到乐居的转变。

在公共服务方面,包河提质提标,建成中小学 56 所、新增学位近 6 万个,两所国际学校建成招生,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化、国际化。区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开放,公共阅读空间体系全面建立," 书香包河 " 触手可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苗接种数量全市第一。

通过不断探索,五年来,包河在全市创新实施 " 大共治 " 平台,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 " 城市大脑 " 高效运转。" 红色领航 · 和美小区 " 建设被称为 "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城市社区的创新实践 ",该区也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相关标签

高铁 生态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 地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