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社区主干道南段景致。
新快报讯 " 现在我们社区干部基本都是 80 后,‘两委’班子 5 人里有 3 个是大学毕业生,队伍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说起驻村以来光明社区党支部的变化,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驻潮阳区和平镇光明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陈钊桦语气里满是自豪。除了 " 重振旗鼓 " 后基层组织开始 " 良性循环 ",更让他欣喜的是村民自立自强意识的形成," 比如如今若是哪户人家有失业的,村民会自发行动起来帮他找工作。"
选优配强党支部
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
陈钊桦还记得 2019 年 5 月到光明社区上任时,党支部尚 " 软弱涣散 "," 两委 " 班子底子弱、战斗力凝聚力不够强,各种问题悬而未决。打铁还需自身硬,合计之下,陈钊桦和驻村队员便先从内部入手。
除了加强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在党建工作上的引导,严格和规范日常 " 三会一课 " 制度,陈钊桦还发扬帮扶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的作风,引导社区干部端正工作态度、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和本领,并积极向上级组织部门推荐支部同志参加相关培训。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驻村工作队带领社区党支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守防疫一线。除了日常的社区防疫外,光明社区还利用与潮阳区同济医院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的契机,邀请医护人员进行乡村基层疫情防控常识培训,组织党员干部现场听讲,并通过网络传递给社区群众。" 通过这次防疫,社区干部们在村民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全体干部职工合影。
同时,陈钊桦和驻村队员也在防疫期间发现了先进党员、优秀青年,对他们进行培养发展,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社区 " 两委 " 换届时,光明社区居委会吸纳了 3 名在防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村民,其中有大专毕业的退役军人。
如今,光明社区党支部新一届班子年富力强,队伍整体综合素质明显增强,本科毕业的年轻支部书记 " 三职一肩挑 "。" 去年,我们各项工作考核从原来倒数变成了标杆,获得了‘ 2020 年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陈钊桦说。
鼓励村民劳动致富
自立自强蔚然成风
光明社区所属的和平镇第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丰富," 依托社区的区位优势,只要主动就业,稳定脱贫不是难题。" 然而,驻村工作队刚走访时,却发现部分有劳动力贫困户思想觉悟不高,不愿主动就业。陈钊桦说:" 扶贫必扶志,我们就想着一定要让村民树立起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观念。"
了解情况后,工作队在社区开设了就业培训班,平时入户也总会鼓励和动员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创业,郑定光就是其一。
■潮阳区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光明小学。
郑定光家有 4 个孩子,妻子照顾家庭,他又身患心脏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负担较重。工作队一边主动为他寻医问药,一边积极帮助他找工作,同时也鼓励其妻子做些手工活,并安排在社区公益性岗位上工作,负责居委卫生。两年过去,凭借自身劳动,如今郑定光一家每月纯务工收入能达到七八千元,日子越过越好。
看到郑定光家的变化,自立自强、劳动光荣的观念渐渐在村民心中发了芽。
陈钊桦说,村里的郑锦平为人老实,妻子患精神智力残疾,有 2 个孩子,其中一个有自闭倾向,家里日常生活和治疗开支都不小。看到郑锦平工作没着落,乡亲自发行动起来给他介绍," 他学过印染技能,乡亲们帮他在隔壁镇找了份印染工的工作,月工资六七千元。" 现在回家遇到陈钊桦,郑锦平总会精神抖擞地跟他提起自己工资又涨到了多少。说起这件事,陈钊桦打趣道:" 现在扶贫是全村在行动。"
■非遗传承人传道授业。
种菇养菌谋产业
志智文明双推进
2020 年末,光明社区食用菌试验示范点里的第一批灵芝刚被新鲜收割下。2016 年,在工作队的引进下,光明社区结合市科技特派员项目落地的契机,开始了食用菌产业的谋划发展。在市农科所的带领指导下,光明社区的食用菌种植试验基地不仅成功种植并推广了多批草菇、秀珍菇等食用菌良种,还引进了赤灵芝、紫灵芝、鹿角灵芝等高价值食用菌良种,进行试验与示范种植,并且取得初步成效。
光明社区的食用菌产业示范正陆续 " 开花结果 ",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日益明确,新快报记者从光明社区了解到,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发挥产业扶贫资金效益,搭建 " 光明村菇 " 特色产业链,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造光明社区 " 一村一品 "。
" 村里基础设施的保养和运作,需要依赖村集体经济投入。" 陈钊桦说,除了食用菌产业,光明社区也正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打造 " 井仔湾 " 一湾两岸农文旅平台,乡村振兴前景光明。
产业推进有着落的同时,驻村工作队也不忘在 " 扶贫 + 文明 " 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将扶志和扶智相结合。2019 年以来,工作队先后在光明社区组织举办了 " 大手拉小手、点亮‘微心愿’ "" 防控知识补短板、医护培训进社区 "" 非遗扶贫(剪纸)剪出光明前程 "" 爱眼日‘光明行动’照亮扶贫村 "" 护航孩子‘阳光成长’,心理教育巡讲走进贫困村 " 等一系列公益励志活动,从身心健康、文化传承等方面入手,完善和丰富社区的公共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望住在和平敬老院的五保户李太兴。
5 月底,汕头市政府办公室刚为当地引入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设立的远程医疗服务点,创新打造 " 公益帮扶 + 快速转诊 " 基层就医新模式。村民遇到相对复杂的疾病便可先通过社工,将病情远程传送至省二医的专业社工,由相关科室医生会诊后提出医疗建议或远程开处方," 之前基层群众看大病要辗转区、市、省,有了这个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免费的三甲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 陈钊桦说。
同时,光明社区还开展应急救护志愿者培训,组建专业应急救护志愿者队伍,村干部、教师、职工、社区医生等都加入其中。陈钊桦认为,这些都是长效为村民健康护航的重要举措,可以预防因疾病、变故返贫,对推动乡村振兴也是意义重大。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