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尾村利用闲置荒地种出的油菜花田。
新快报讯 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坑尾村,曾是 " 道路泥泞、环境脏乱 ",如今这个属革命老区的农村,不但基础设施建设跟上了,村容村貌大变样,闲置荒地还被利用起来种上油菜花,吸引了众多游人," 我们正在发展红色旅游和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现在还在初步建设期。" 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驻坑尾村第一书记周统介绍道。
自牵头单位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成员单位汕头市融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汕头市残疾人联合会开展对口帮扶以来,坑尾村不仅实现了 " 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 ",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 2016 年的 6485 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22658 元。如今,村里环境美了,房屋修缮了,村幼儿园也开园在即,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修缮房屋建幼儿园
落实政策惠民生
说起扶贫,为群众办好民生实事是头一件,在坑尾村,2019 年驻村工作队争取了 14 万元资金,修缮了坑尾村 20 户贫困户的住房,帮助多家贫困户新建或修缮了户厕,使全村贫困户的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
吕元发是村里的五保户,以前独自住在墙体脱落的老房子里,雨天屋外屋里都 " 下雨 "。周统说,一开始入户走访,想跟老人谈谈房屋修缮的问题," 他误以为我们只是找他填表格,很排斥。" 反复做工作后,周统和驻村队员帮助吕元发修好了屋子,还建起了卫生间。" 解决了以后他开心得不得了,有一天在村委遇到,老远就跟我打招呼,说‘同志啊同志啊 …… ’,还竖起了大拇指。"
驻村工作队还注意到坑尾村没有幼儿园,适龄孩童多是到镇里、县里接受学前教育," 路程远,接送也不方便 "。经过努力,坑尾村幼儿园已经在年初竣工,各项配套基本完备,驻村工作队正在与教育部门沟通,以后坑尾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了。
■ 2020 年 " 广东扶贫济困日 " 中,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分管扶贫业务领导张磊带队慰问坑尾村贫困户。
种东京薯搞旅游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 前不久村里刚集中种植了东京薯。" 提到产业,周统从坑尾村 " 一村一品 " 项目说起。坑尾村素有种植东京薯、加工 " 东京丸 " 的传统,但多是村民自发散种、散卖,不成规模。" 打造成村里的产业,集中规模化经营,才能真正让村民受益。" 村经联社属下的富丰农业合作社准备种植 50 亩东京薯,并建设 " 东京丸 " 特色农产品加工厂,周统说,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
有了产品,驻村工作队和村 " 两委 " 也不忘记扩展销路。" 年初,我们村的‘外四坑尾’集体商标刚注册好。" 周统说,有了集体商标,以后坑尾村的农特产品都可以通过各类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还有利于打造出品牌知名度,目前,村里正在跟电商平台联系搭建销售渠道,为村里的红薯粉、红薯条、" 东京丸 " 等农产品争取更多的销售路径。
至于新年以来坑尾村受到关注的油菜花田,周统说,那是坑尾村结合乡村建设,对之前的荒地进行土地改良后种下的," 建起了凉亭、休闲栈道和游客休息木屋。" 经过帮扶的坑尾村早已一改前貌,又是革命老区,拥有红色旅游资源," 结合海门镇《汕头 · 海门乡村振兴示范片规划》,坑尾村将配合做好‘红色文化区’等建设,做好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路线相关工作,发展旅游产业。" 周统说,他们已经在开展初步建设,油菜花田只是其中一个项目。
扶贫以来,村利用扶贫资金投入的光伏发电和锦泰水产两个产业项目仍在持续为坑尾村带来收益,仅 2020 年度就为贫困户带来人均 905.66 元的收益。村里还利用 35 万元中央扶贫专项资金与村文具加工厂合作经营,村集体占 40% 的份额,还给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
周统感慨,在驻村工作队与村 " 两委 " 的齐心协力下,村里基本每个月都会有变化," 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我们真的很开心。"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