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1-06-28
瑶海:坚持产业立区打造城市新兴增长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夏日炎炎,合肥东部新中心内的国家工业遗址公园项目一期——原合肥钢铁厂高炉区正在恢复往昔的荣耀:经过防腐除锈、构筑物加固,湛蓝的天空下,高大纵横的一座座高炉生机焕发、肌理强劲,清晰地传达着曾经的辉煌。而不断向南、向北、向东、向西延伸拓展的高速路、高架桥、地铁让合肥东部主城区瑶海更美更快更便捷。

今天,合肥 " 十四五 " 发展之路上传来瑶海区冲刺千亿 GDP 、产业立区的铿锵足音,成为其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东部崛起新引擎、合肥新兴增长极的力证与支撑。

产业布局助力合肥产业链发展

五年来,瑶海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发挥产业链 " 链长 " 功能,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着力构建符合瑶海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实现 88 家工业企业 " 关、停、并、转 ",一批老厂房酝酿重生,一批专业市场万上转型,天香家具城、中州家具城等 7 家专业市场完成升级改造,站前路 " 安徽时尚街区 " 启动建设,中星城海派风情街等 4 条特色商业街区获省市认定。

现如今,曾破败的安徽恒通机械厂变成文创街区,长江 180 艺术街区成为年轻人的天下," 深夜工厂 " 主打夜经济让市民流连忘返。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入园企业一年多便超一百家,农民工路边找工变网上就业,便是瑶海产业转型的生动细节。

长江 180 艺术街区主体雕塑 " 蝶变 "

曾经,瑶海是合肥产业立市的主战场,而今,从产业转型走向产业立区的瑶海正绽放新的光彩:战新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打造 " 中国网谷 " 品牌,实施 " 一谷三基地 " 产业布局,猪八戒网、泛普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地运营。该区累计登记市场主体 11.3 万户,年均新增市场主体 2.26 万户,年均增长 27%。连续三年荣获 " 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 "" 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 " 称号。

产业政策引领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21 年瑶海区 1 —— 4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4.76 亿元,同比增长 86.0%,居合肥四城区排名第一。截至 4 月,瑶海 400 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流动资金支持逾 7 亿元。2020 年拨付各级涉企奖补资金 7800 余万元。正在兑现的 2020 年高质量发展政策,共审核通过项目 164 个,拟发放奖励 1829.52 万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奖励 735 万元,建筑业企业奖励 403.68 万元,金融类企业奖励 235 万元,产业发展导向作用明显。

安徽健康盒子口罩上了商务部双白名单

政策兑现到位,企业发展有力。今年以来,洲峰货运消费结算中心、泛普科技华东基地、长江 180 艺术街二期等项目建成,龙湖车轿里文化街项目开工建设。备受关注的东部新中心中国宝武安徽(产业)总部项目已完成项目前期规划方案即将动工建设。静安、联家等一批总部项目完成供地,年内启动建设。中南高科、罗欣医药、弘帆医药、银山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的投资项目正在加快落地。

良好的政策也需要良好的项目管理机制。目前,该区项目办、大建办、营商办三大平台,按照谋划、落地、推进、签约分类推动产业类项目;2021 年瑶海区复兴公司、东投公司双管齐下,共承担各类项目 120 个。全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聚焦优势领域快速布局、持续深耕。同时,区委区政府加强全区各类产业的衔接,初步形成产业发展的整体效应。

产业项目成长态势乐观

今年以来,瑶海区洽谈、签约、在建、竣工投产 44 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 77.2 亿元。1-5 月份以来 16 个项目实现转化,其中,3 个洽谈项目转签约,9 个签约项目转在建,3 个在建项目转竣工,1 个竣工项目转投产。1-4 月份,申报市级认定新签约重点项目 30 个,协议投资额 46.2 亿元,认定省外亿元项目 3 个。五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纷纷发力,其中,以百大周谷堆大兴物流园为主体的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首批建设名单,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基地。

另外,物联网企业代表——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智能家居行业代表——客来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等 6 家企业 14 个产品纳入安徽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技术产品服务目录(第一批),其中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 IC 智能终端 - 融合支付产业化项目获批合肥市第一批重大新兴专项。

合肥市博物馆设计效果图

区域内的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水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组建,合肥银山棉麻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通过安徽证监局辅导验收。以长江 180 艺术街区为主体的文化创客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方案已通过市级评审。

产业升级 " 上线 " 更 " 上链 "

产业发展是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近年来,瑶海区一边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沪苏浙中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做好 " 补链延链强链 " 工作,同时也在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打造自己的区域产业链。

2020 年 5 月 1 日,安徽短视频直播基地在合肥市瑶海区揭牌,一年后的 5 月 9 日,安徽短视频直播基地伊人巷选品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整合渠道资源,拓宽直播经济发展,从线上经济链起供应环节。而传统的合肥火车站站前路市场则在白马服装城的带领下,华丽丽向安徽时尚街区转型。2020 年举办首届中国(安徽)原创时装设计大赛暨首届安徽原创国际时装周活动,正式打造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计划形成国内 " 两化融合 " 及 " 行业云 " 模式的典范,快速复制智能制造云工厂(模块工厂),实现有效整合本地服装加工企业资源。安徽服装产业链正在形成。

首届中国(安徽)原创时装设计大赛暨首届安徽原创国际时装周

" 十四五 ",瑶海将着力打造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省级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优化区域融资环境,建成一批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域外高资质建筑企业,培育支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延链升级,延伸建筑业产业链,打造产值超千亿的建筑业产业集群;培育工业文明类、时尚艺术类、都市生活类、田园体验类等创意文化产业,打造特色彰显的瑶海创意产业新集群。

2021 年前五个月,瑶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58.5%,居合肥市 13 个县市区(开发区)首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 47.5%,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 63.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42.9%。在全国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试点区,瑶海产业立区的发展策略正在稳健发力。

解琛 关堂所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张宇泽

相关标签

合肥 安徽 艺术 农民工 产业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