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发电带我走上了致富路。" 永登县武胜驿镇五端村村民贾得元指着一排排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接收面板告诉记者,正是这一块块蓝色的晶片给他全家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 我们在自家屋顶安装了一套光伏发电设备,平均每天发 10 多度电。平时家里每天也就用 7 度电,这样算下来,我家不用交电费了。" 武胜驿村村民马寿良高兴地说。武胜驿镇武胜驿村作为兰州市光伏发电试点村,全村已有 100 户村民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其中扶贫户占 10%。他们利用村民闲置屋顶,给农民增收,给村里增效,让村里的低保户、扶贫户,坐在家里也能有一份持续稳定的收入。
近年来,针对部分村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资源缺乏等问题,永登县因村制宜,整合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和其他资金,在全县 12 个乡镇、33 个贫困村建设 33 座光伏扶贫村级电站,总建设规模 2385 千瓦,总投资 1908 万元,年收益达 230 万元以上,为增加群众收入拓宽渠道,取得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安全、长远、稳定的效果。
目前五端村有规模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 2 家。以养殖业为主,带动贫困户。同时全村将集体经济发展资金 50 万元入股到大利村甘肃陇鸣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每年按入股资金额度的 8% 进行分红。建成一座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发电已并入国家电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五端村村民除了每个月有固定的光伏发电收入,村里还给每户安装了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在炎炎夏日,光伏发电板还能起到遮阳隔热的效果,这种新型的扶贫增收的 " 热能光能 ",照亮了永登县农村群众脱贫增收的幸福路。
众所周知," 要想富,先修路 " 是地方脱贫先行的第一步。为加快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五端村通过国家下拨的 81 万元专项资金,完成 2.7 公里的村社道路硬化和 8 公里的田间公路沙化,实现了村内主次干道、小巷道硬化全覆盖。如此一来,昔日偏远的小山村不再被交通所阻隔,过去那种 " 藏在深山 " 难以抵达的感觉,在村民心里已一去不复返了。
路修好了,前来村里旅游的人也多起来了,村民陶永峰夫妇便在村里开了一个餐馆,成了村里第一个吃 " 旅游饭 " 的人,也是靠农家乐过上好日子的能人。记者看到,夫妻俩经营的这个 400 多平米的农家乐有个好听的名字 " 山沁苑 ",在他们的悉心打理下,开业仅 6 个月的店就吸引了不少周边食客。农家乐所用主材都都是村里自然生长的羊和散养的鸡,而这实打实的原料恰恰成就了不一样的口感。不少城里人一到周末就提前打好电话,只等来到这里满足蠢蠢欲动的味蕾。陶永峰告诉记者:为了不让苦心经营的羊肉‘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打算依靠电商,让这个在山窝窝里起步的农家乐被更多人知晓。"
武胜驿镇负责人介绍说,2019 年五端村实现贫困村退出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下一步将以 " 乡村振兴 " 战略为契机,加大政策扶持和帮扶工作力度,在农村富民产业培育方面狠下功夫,将 " 输血 " 变为 " 活血 "、" 造血 ",通过努力拓宽村民收入来源,激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内在动力。同时,鼓励并支持发展民宿文化和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壮大五端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葛强 特约记者 王立命 文 / 图
编辑 | 张亚君
责任编辑 | 孙悦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