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随处可见一个个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大项目、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建筑,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的生动场面跃入眼底,处处能感受到建设空港新城的浓浓气息。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生工程硕果累累、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 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上下勠力同心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有一面旗帜始终指引着前进方向、鼓舞着党群士气,这便是高高飘扬的党旗。
近年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按照深入实施 " 筑城十带 固本千星 " 工程的要求,坚持 " 点线面 " 结合,深入推进 " 兴港先锋 · 十星闪耀 " 党建示范带创建,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群众高品质生活。
抓 " 根 " 守 " 魂 "
迎难而上促提升
经济区党工委将抓根本、强功能、促作为放在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聚焦中心、服务大局。近年来,在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攻坚、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等中心工作中,突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攻坚期间,经济区两条示范带内党组织主动串联整合各方人力物力,动员 400 余名党员组建 23 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分赴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文明劝导岗攻坚奋战。去年,辖区群众对 206 小区、贵阳学院家属小区杂草丛生、遗弃物品随意堆放意见很大,对此见龙路社区党支部主动与贵阳学院等示范带共建单位组建攻坚队,历时 11 天清运杂物 200 余车,并协商建立常态维护机制,让小区旧貌换新颜,得到群众认可。
如何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一直是经济区党建探索的重点。为此,经济区党工委创新机制,指导龙洞堡街道锁定 " 多元融合共治 · 活力空港社区 " 创建主题,依托示范点逐步延伸,促进党建、综治、卫计等各类网格 " 多网融合 ",优化设置网格 20 个,设置网格(小区)、楼栋党小组 110 个,实现社区民情快速反映和回应,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与此同时,经济区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 " 兴港先锋自奋蹄 · 两战都胜党旗红 " 等 " 七个一 " 系列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社会发展、对口帮扶、文明城市整改攻坚等重点任务中争先锋、作贡献、比作为。2020 年 " 七一 ",组织示范点带动各领域深入麻江县、罗甸县凤亭乡开展 " 不忘初心铿锵行 · 结对帮扶连真情 " 活动,筹资 25 万余元支持帮扶地方产业发展。
固 " 本 " 强 " 基 "
扬长补短促创新
经济区党工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守正创新。将 9 个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示范党支部纳入两条党建示范带,以现场观摩、座谈交流、述职评议等方式,带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对标 " 五个规范化 " 深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达标增量,2020 年通过区级验收达标支部 24 个,累计达标 61 个。
同时,强化问题导向,补短板夯基础。坚持调研、座谈、宣讲、督导一体化,30 余次一线蹲点调研督导收集意见和问题,帮助各示范点破解创建工作痛点堵点难点。2020 年落实经费联筹措施,帮助龙洞堡街道水塔坡、见龙路 2 个社区党支部协调解决 1000 余平方米活动阵地并推动提档升级。
经济区注重激发基层首创精神,专门下派 2 名党务骨干沉到点上,深度挖掘各示范点经验做法,推动小碧乡甘庄村,龙洞堡街道见龙路社区、水塔坡社区,贵州华夏骨科医院等党支部完善了 " 多彩屯上 · 甜蜜甘庄 "" 情系见龙 · 和谐家园 "" 靓丽水塔 · 和美社区 "" 正骨强身党旗红 · 不忘初心白衣美 " 等 " 子品牌 "。
统筹兼顾
稳扎稳打促融合
经济区党工委坚持系统思维、集成思维,强化组织领导,整合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多元主体,共建目标一致、守望相助、相融共生、充满温度、富有活力的 " 空港社区 "。
首先,突出空港特色精心布局。经济区党工委主动与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贵阳学院党委、多彩贵州城公司党委合作,确立 " 兴港先锋 · 十星闪耀 " 主题,布局 " 宜居和谐善治 · 多彩空港新村 "" 多元融合共治 · 活力空港社区 " 两条党建示范带,吸纳农村、社区、国企、高校、非公企业等跨行业、跨领域的 14 个党组织开展共建联建。
其次,织密责任链条推动落实。健全经济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政治部沉点指导、乡(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主责、示范点党组织书记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适时召开经济区党工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阶段性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创建工作聚焦 " 一个体系、三个建成 " 目标。
再次,强化以点串线互融共进。以探索城乡党建互联互动为切入点,推动两条示范带创建工作交融共生、互促互进。其中:以龙洞堡街道水塔坡社区党支部为两条示范带上的 " 节点 ",推动其与小碧乡木头村、甘庄村等党支部共建共抓农居混杂小区治理;抓住农居混杂的治理难点、辖区内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缺乏 " 线下 " 教育培训阵地的痛点等,在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党支部成立经济区首家 " 业余党校 ",2020 年协助开展经济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党员、发展对象等教育培训 3 期 250 余人次。
坚持不懈
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在高质量党建的推动下," 十三五 " 时期,双龙经济区推动了一大批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一大批艰巨工作任务,落地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项目,锻造了一支善打硬仗的干部队伍,为经济区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经济区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意见》,省政府批复了《经济区总体规划(2015-2030 年)》。2017 年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检验检疫试验区两个 " 国字号 " 金字招牌。
经济指标大幅跃升。" 十三五 " 期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498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 11.2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 7.82%,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 57.56%。
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完成 15 个行政村涉及 7333 户共 4.4 万人的整村搬迁,拆除面积 520.26 万方,收储土地 7.9 万亩,按照贵阳市商品房标准建成安置房 120 万平方米。
基础配套不断完善。经济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总投资额 365 亿元,总长度 166 公里的 50 余条城市干支道路建设,构建 " 八横四纵、内外双环、多点连接 " 空港快速路网体系。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十三五 " 期间共签约引进重点项目 110 个,总投资超过 1700 亿元,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 19 家,中国 500 强企业 4 家,高新技术企业 21 家。龙洞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2000 万人次。
开放活力不断增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 252 条,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永久落户双龙,口岸综合经济区 "1+4+5" 口岸功能体系正在加快建设。
再接再厉
建成融合发展空港新城
如今,经济区围绕实施 " 强省会 " 五年行动,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全方位提升为工作主线,努力打造千亿规模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奋力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空港新城。" 十四五 " 时期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
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十四五 " 时期经济区 GDP 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到 " 十四五 " 末,力争 GDP 突破 500 亿元。
二要在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经济区聚焦发展临空总部经济、航空物流、中高端制造、外向型口岸经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业等产业,努力打造高端化、国际化并具有航空指向性和关联度的产业体系。
三要在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上实现新突破。经济区将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5G 应用、传感控制等未来产业,紧紧围绕经济区现有的数联名品、云景科技、联通双创、医医科技等大数据领军企业,大力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四要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上实现新突破。依托龙洞堡国际机场这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一类航空口岸,加快建设形成完备的 "1+4+5" 口岸体系。
五要在推动东部区域协同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推动东部产业新区建设,进一步突出空港在未来高质量经济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作用。
" 面对经济区的多重角色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党建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把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以更加高远、更加开阔、更加务实的眼光境界和使命担当,在经济区新一轮开发建设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经济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常文松说。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商昌斌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