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如何把党的故事 " 唱 " 给你听?" 情境 " 段落融入完整剧情又将带来哪些惊喜?音乐咏史献礼剧《百炼成钢》将于 7 月 2 日登陆广东卫视 " 活力剧场 "。该剧由王雷、夏德俊、陈晓、董力、赵志伟等主演,跨越百年再现超燃 "90 后 "。
音乐咏史剧《百炼成钢》最大的亮点是结构创新。该剧采用了 " 组歌版块式 ",将八个单元故事以经典红歌作为每个单元的引导,即《国际歌》、《万里长征》、《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最可爱的人》、《歌唱祖国》、《为希望祝酒》、《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这种以年代音乐为故事源,以艺术符号为情感源的创作理念,让年青观众更加感到既有历史感,又没有距离感。同时也让中老年观众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颖感。
百年的跨度,让《百炼成钢》成为目前荧幕上唯一一部全景党史剧,歌以咏史的表达方式也将令观众赏 " 新 " 悦 " 耳 "。由外语版译成中文版的《国际歌》,抗战时期冼星海喝着 " 土咖啡 " 不眠不休写出的《黄河大合唱》,冼星海的学生王莘在新中国 1 岁生日时创作的《歌唱祖国》……《百炼成钢》采用组歌版块的方式,八首歌曲与特定年代、人物群像、党史事件水乳交融,带领观众走进党的精神谱系,而其陆续释出的 " 情境 " 段落也吊起了很多观众的胃口,多维时空的呈现方式令《百炼成钢》更独家、更具辨识度。
《百炼成钢》第一版块《国际歌》率先将于 7 月 2 日在广东卫视播出,众多角色将陆续亮相。在中共一大上崭露头角的毛泽东;29 岁领导南昌起义的周恩来;相约建党的 " 南陈北李 ";《国际歌》中文版歌词的首译者瞿秋白;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过于投入,拿粽子蘸了墨汁的陈望道;刑场上誓不低头的 " 延乔 " 两兄弟 …… 他们建党、救国、中流击水,既显文人风骨,亦具勇者之心,而且从年龄来看,他们都是当时的 "90 后 ""00 后 "。
与角色的青春属性相契合,《百炼成钢》启用了王雷、夏德俊、陈晓、董力等一批非特型年轻演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 百年大党,而今依旧生机勃勃,这种生机和青春的原动力在哪里?就在我们党的建立源头,在于党是靠这样一批年轻人的热血发展壮大的,《百炼成钢》的年轻化阵容也打通当代人进入到党史的一条艺术通道。"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燕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