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30
深晚报道 | 周振熙、周吉:兄弟二人齐心抗战 革命精神广为传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龙华这片红色革命热土,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力量。拥有悠久历史、革命传统的弓村,更是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不仅诞生了著名 " 白皮红心 " 乡长卓凤康等革命志士,还是目前史料记载中,龙华区所辖范围内的第一个党支部,红色传统底蕴深厚。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碑。

说起龙华革命党史英雄事迹,有一对弓村兄弟不得不提——龙华最早一批共产党员——周振熙、周吉兄弟。在革命战争年代,兄弟二人一起投身革命成为时代先锋,他们用革命热情点燃了龙华的 " 星星之火 ",他们的抗战故事在龙华被广为传颂,救亡图存,反抗压迫的革命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

如今,虽然硝烟早已散去,龙华弓村依然接受着红色精神的浸润,其红色基因历经岁月积淀,日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革命先烈的精神汇聚成磅礴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弓村人砥砺奋进、担当作为,在新时代绘就出一幅 " 蝶变 " 的崭新图景。

红色弓村

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 " 打卡点 "

" 弓村 " 的得名,据说与 " 将军箭 " 有关。《古老龙华与传说》记载,清朝期间的堪舆名家赖布衣来此,远望气势雄伟的阳台山如雄鹰展翅,落在乌石岗后又腾空而起,绕牛地埔穿龙华河,河边似一将军拉弓搭箭射雄鹰,遂将其定名为 " 将军箭 ",后改称 " 弓村 "。

▲市民来到弓村村史馆参观了解,感受弓村多年来的峥嵘岁月与沧桑巨变。

" 我们弓村是有名的红色村,从小就听着村里老人讲红色故事长大的,这里的人可以说是真正的‘根正苗红’。" 红色基因也流淌在每一个弓村人的血液里,弓村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书记周碧灵说起弓村红色革命传统非常自豪。龙华是革命老区,弓村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荣革命传统。近年来,弓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吸纳有想法、敢做事、会做事的党员共同为弓村发展出谋出力。同时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弓村还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建成革命史迹丰富、红色氛围浓厚的弓村村史馆,如今成为龙华街道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 " 打卡点 "。

今年 4 月,清明节前夕,龙华街道在汇海广场弓村史馆举行 " 奋斗龙华 红色领航 " 奋斗者之路主题路线发布仪式,弓村红色先贤周吉的儿子周运祺分享了父亲周吉护送曾生到香港提取军费的故事。"1941 年春,我的父亲周吉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护送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曾生到香港提取军费。此行风险极大,我父亲等人作了周密布置,打通沿途关节。经过口岸时,父亲被日本人拦下搜身。情况危机之际,他依旧面不改色,从容应对,最终平安将曾生护送到目的地,并将军费交到游击队手里。事后,曾生夸赞我的父亲有勇有谋。" 一段段鲜活的红色历史通过老人充满历史感的嗓音娓娓道来,让大家敬由心生,倍感触动。

周吉

龙华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一

周吉原名周振声。据周运祺回忆,父亲周吉一向严于律己,同时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也严格要求 " 不能搞特殊化 "。周吉曾任宝四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东江游击队宝安大队教导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宝安县副县长、广东省杨村柑桔场场长等职务。

▲弓村革命先辈周吉的儿子周运祺。

▲新中国成立后,周吉任宝安县第一任副县长,后到中央党校学习,任杨村柑桔场场长至离休。

据《龙华史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周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地方党组织和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社会发展事业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篇章。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吉全力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在龙华地区积极协助组织抗日自卫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打下了基础。1938 年,周吉加入了东宝惠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积极动员龙华、布吉等地群众将缴械的武器交给部队,还借了一笔钱和几十担稻谷,解决了部队装备和经济上的困难。1939 年 1 月,周吉加入王作尧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开创以龙华阳台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成为当时龙华最早参加抗日武装的骨干。同年 3 月,周吉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步入革命征途。

抗日战争期间,周吉积极与地方党的同志配合,组织当地群众支援抗日游击队活动。1941 年 8 月 15 日,驻南头、深圳日军对龙华地区进行 " 扫荡 ",周吉与乡长卓凤康等带领民兵与龙华民众携手抗敌,粉碎了敌人对龙华地区的多次 " 扫荡 ",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巍然屹立。1945 年 8 月 11 日,周吉任大队长,带领民兵配合部队赴南头与日伪军作斗争,于 8 月 30 日迫使南头伪联防大队投降,缴获 600 多支枪,取得了收复南头城的胜利。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又挑起内战,妄图消灭东宝地区的武装力量、摧毁民主政权。周吉组织村里的党员周立祥、周家祥、卓振华等帮助部队深挖地洞,掩藏枪支约 500 支,为深圳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据史料记载,周吉是龙华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身先士卒,英勇与顽敌抗衡,并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龙华的建设与发展。

周振煕

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周振熙是周吉的哥哥,也是龙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兄弟二人一起参与了抗日战争,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顽强搏斗,后因公殉职。周振熙曾任 " 白皮红心 " 的龙华乡政府乡长,为龙华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

周振熙自小接受了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始终心怀国家的前途命运。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 年,周振熙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 年初,周振熙协助东宝边区游击大队,建立各村抗日自卫队,动员青年参军,扩大部队力量。1940 年初,国民党纠集上千人围剿曾生、王作尧领导的惠东宝抗日游击队,曾、王率部队转移到海陆丰。周振熙不顾家人安危毅然将部队留下的 30 多支枪和弹药以及军用物资用夹墙封存起来,放在弓村的家中。入秋时,部队重返宝安敌后抗日根据地,急需武器弹药。在敌军的眼皮底下,他机智地将这些武器弹药取出,并成功运到白石龙。

1941 年,日寇几次 " 扫荡 " 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周振熙带领自卫队配合抗日游击队参加反扫荡斗争。1942 年 4 月,国民党顽军一八七师师长张光琼率兵进攻遭到痛击。敌人不甘失败,发誓要铲平弓村。周振熙身处逆境,但坚定不移,极力帮助部队解决给养问题。同年 10 月,国民党再次包围弓村,他和卓凤康一起转移到黄猄坑,但被内奸出卖,卓凤康被捕英勇就义。从此,周振熙失去了一位长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

▲周振熙青少年时就读于南头高级书院,1938 年投身革命事业。

1942 年底,周振熙接替卓凤康任龙华民主乡乡长,领导群众进行民主政权的建设,发展根据地的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执行减租减息政策,建立救济会,兴修水利,大搞生产运动,支援东江纵队。同时,认真贯彻党在根据地的各项政策,发展基层党员,宣传、组织群众,壮大武装队伍,团结一切主张抗日、反对内战的仁人志士共同抗日。1945 年 12 月 18 日,周振熙因公去牛地埔,途中遇到国民党军队的埋伏,身陷绝境,一直战斗到龙华河边,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最终,周振熙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龙华街道

将党史中的智慧力量转化为建设龙华动力

弓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建村已有 200 多年,有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和红色革命精神,同时也是东江纵队的曾生、王作尧等人的革命活动据点。根据史料记载,1940 年底,弓村成立了党支部,这也是龙华区所辖范围内的第一个党支部,红色底蕴深厚,周振熙、周吉、周其、周立祥、卓振华等为第一批党员。这些热血青年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为建立和发展东江抗日根据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振熙革命烈士证明书。

战争的硝烟早已退去,但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奉献青春和生命的英雄们永远不会被遗忘。在迎接建党 100 周年之际,龙华革命烈士纪念亭、弓村村史馆等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教学点,备受党员群众青睐。期间,龙华街道在此地开展了多次重温入党誓词、听红色故事等活动,让党员群众深入了解那段峥嵘的岁月,感受红色情怀,在奋进中传承红色基因,凝心聚力砥砺前行。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和光辉业绩,不仅是龙华街道的文化特色,更是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精神动力。

今年以来,龙华街道开展 " 奋斗龙华红色领航 " 活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挖掘一批红色先锋故事、重温一批红色经典电影、培养一批红色 " 小小讲解员 "、推出一条 " 奋斗者之路 " 党史学习教育线路等,讲活党史故事、激发学习热情,守护一段不可遗忘的红色革命记忆,将党史中蕴含的红色力量不断转化为全面建设数字龙华,加快建设中轴新城,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的前进动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深圳晚报记者 吴智欣 实习生 曾虹

相关标签

红色基因 香港 广东 村干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