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贵阳龙洞堡机场建成
1994 年,龙洞堡机场动工建设,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在 " 铲 " 平了 48 座山头后建成新机场,开创了我国石质地基、地基填挖高度、土石方工程量和人工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四项民航机场建设之最。
贵阳龙洞堡机场于 1997 年 5 月 28 日建成通航,当年旅客吞吐量即突破 100 万人次。2003 年 12 月 30 日,贵州省机场集团公司成立,贵阳龙洞堡机场实行企业化运作,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04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200 万人次,2005 年突破 300 万人次,并于 2005 年 12 月 16 日正式升格为国际机场,贵州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国籍飞机全面开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龙洞堡国际机场
2013 年 4 月,倍受关注的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面竣工,2 号新航站楼 4 月 16 日正式启用,开启了贵州民航发展史的新篇章。
今年 4 月 28 日,贵阳轨道交通 2 号线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省内唯一一个涵盖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式交通枢纽。
关键词:贵州 " 山鹰 "
山鹰飞机是中国研制耗时最短的高级教练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国内所有航载机飞行员都由它培养。凭借着山鹰,航空工业贵飞公司跻身国内高级教练机供应商,而贵州也在中国航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鹰教练机
2001 年,贵飞公司决定研发高级教练机 " 山鹰 ",2003 年,山鹰飞机首飞成功。与原有的教练机相比,山鹰采用了高升阻比双三角翼气动布局,具有良好的起降性能和中低空亚跨音速性能。其选用的先进功能系统,配备了常规机械液压式操纵、前三点式起落、整体圆弧风挡、穿盖弹射救生、重力压力加油,并装有可拆卸的模拟空中加油插头,能完成空中授油等训练科目。其运用的综合航电系统,可与第三代战斗机形成良好的衔接。另外,山鹰还配置有五个外挂点、一门 23 毫米机炮,机翼下可挂导弹、火箭弹和航空炸弹。
从首飞到最后的定型,山鹰走过了 8 年时间。在此期间,贵飞公司对山鹰做出了包括座舱环境、武器系统等 1000 余项改进。
2018 年,FTC-2000G 珠海航展 " 首秀 ",赢得许多关注,促成了首批出口订单的签订。
▲贵州洪家渡水电站是西部大开发 " 西电东送 " 的重点工程
关键词:" 村村通电话 "
群山高耸的喀斯特地貌,使贵州通信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建设一个通信基站的成本是平原地区的好几倍。但越是地形险峻的地方,人们越是需要通信网络获取信息。
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前进的贵州已成为信息通信发展的热土,贵州移动应势而动,乘势而上,着力打造村村通工程、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
2003 年全省行政村 " 乡乡 " 通移动电话,2007 年全省行政村 " 村村 " 通移动电话。如今,全省行政村已实现中国移动 4G 网络、有线宽带的 100% 覆盖。在电信普遍服务建设中,贵州移动投资 6 亿元完成两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为 4019 个行政村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在 2019 年启动的第五批电信普遍服务建设中,贵州移动继续挑大梁,承担了总项目 54% 的建设任务,投资 7.6 亿元,在毕节、黔南和黔东南建设 4G 站点 1906 个,为当时的 38 万贫困山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中国移动 4G 宽带网络服务。
为让山区群众享有 " 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 的网络信息服务,贵州移动还在流量、语音、话费、套餐资费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同时,还启动了农村网络专项保障。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 年 1 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2000 年 10 月,国家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2001 年 3 月,国家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 ……20 年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画卷之一。
20 年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点轴带动、面上保护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让整个西部地区和贵州、贵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贵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撕下了贫困的标签———全省、全市 GDP 分别增长 16.3 倍和 14.7 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均减少 100 万以上,贵阳市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连续 4 年荣膺 "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
曾经给人 "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 印象的贵州,现在扛起的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金字招牌。
▲ 2015 年 12 月 31 日,贵瓮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至此全省 88 个县(市、区)全部贯通高速公路
2008 年,贵州提出 " 交通优先发展 " 战略,在全国率先提出 " 县县通高速 " 目标。2013 年又启动 " 高速公路建设 3 年大会战 "。
经过 7 年的艰苦奋斗,2015 年 12 月 31 日,贵州迎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贵州 88 个县 " 县县通高速 " 目标圆满收官。
全省 88 个县(市、区、特区)通高速公路目标实现,使贵州省成为西部 12 省(区、市)中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福建、江西、广东之后的全国第 9 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县县通高速公路不仅实现了贵州人的交通梦,更为改善整个西部、西南交通网络,为完善全国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向东,将打通连接长三角的高速通道;向西,建设通向东盟的国际高速大通道;向南,通过高速通道融入珠三角;向北,实现与古丝绸之路的高速连接。贵州与外界的联系实现 " 高速对接 " 的同时,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 西南陆路交通枢纽 ",将成渝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等连在一起,缩短了中西部陆路交通的时空距离,为西部省份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
▲孔学堂一角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早在 2008 年,贵州省便开始谋划举办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2009 年 6 月,国家环保部将贵阳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2009 年,首届生态文明论坛贵阳会议召开,在中国首次提出了 " 绿色经济 " 的概念,并以生态文明为焦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2010 年 3 月 1 日,全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正式施行。
2012 年,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 年)》。
2013 年,已连续举办了 4 届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目前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此后,贵阳市出台了系列 " 绿色制度 " ———《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的实施意见》、《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贵阳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实施办法》强化 " 生态约束 "……
2016 年,贵州获批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7 年,贵州将每年的 6 月 18 日确定为 " 贵州生态日 "。此外,贵州还实施了 100 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了有益经验。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成虹飞 杨雪梅 孙维娜 汤利 整理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