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日,大型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在深圳音乐厅首演,以音乐颂唱百年党史英雄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覃伟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市政协主席林洁出席。
▲ 6 月 30 日晚,《英雄颂》在深圳音乐厅成功首演。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周红声 摄
《英雄颂》分为序曲、四个乐章和尾声,选取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原词、原作,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共产党人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别开生面的艺术形式刻画百年党史。第一乐章中,由李大钊、瞿秋白、陈然、方志敏的词作谱写而成的《壮别天涯》《江南第一燕》《我的自白》《可爱的中国》,传递着英烈的精神火把,照亮前进之路。第二乐章,毛泽东诗作《七律 · 到韶山》吟唱成曲,选自《雷锋日记》的《我问你》在歌唱家的演绎中闪耀信仰的光芒,《石油工人一声吼》和《清朗的夜晚》分别诉说着王进喜、钱学森的心迹,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坐标。第三乐章展现改革年代气势磅礴的时代画卷,《效率就是生命》《红柳与梦想》响起,袁庚、孔繁森、袁隆平等英雄人物在音乐呈现的时代背景中凸显。第四乐章充满走向复兴的豪迈,《最美黄文秀》《誓言无声》《国家需要我们》震撼人的心灵。尾声,专门为这部作品创作的标题音乐《英雄颂》回首百年征程,唱响时代心声,把英雄主义的精神植根人们心中。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干部群众代表参加活动。
气势磅礴颂唱百年史诗
深圳人为伟大时代谱写英雄乐章
音乐描绘百年党史,艺术弘扬英雄精神。6 月 30 日晚,大型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在深圳音乐厅成功首演,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来自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代表怀揣激动心情、饱含对党的深情欣赏了演出。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从去年 9 月起便策划、组织创作这部以弘扬英雄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大型声乐交响套曲,在百年党史长河中选取 14 位英雄人物作为核心音乐形象,邀约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担纲创作,深圳交响乐团联袂石倚洁、张立萍、夏侯金旭等优秀艺术家共同演绎,在对英雄先烈的颂唱中,回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筚路蓝缕、不畏牺牲、艰难探索,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光辉历程,以别开生面的艺术形式为百年党史画像,为伟大时代立传,绘就时代的英雄史诗!
磅礴音乐词曲,筑梦时代征途
当晚,随着嘹亮的号角,音乐引出遥远、隐约的滚雷般音响,开启了《英雄颂》的大幕。石破天惊,救亡图存。第一乐章中,由宋倩等四名歌唱家联袂演绎的《壮别天涯》将人们带回了百年前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这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鲜血、汗水、勇气、智慧和信仰的力量写就的历史。
瞿秋白、陈然创作的经典诗文,在叶小钢时而雄浑坚毅、时而百转千回的旋律中缓缓铺陈—— "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江南第一燕》),"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只有怕死鬼才祈求自由 "(《我的自白》)…… 台下观众神情肃穆,仿佛从歌声中接过救国英烈们传递过来的精神火把,照亮脚下之路。
" 我相信,中国一定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这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在女高音张立萍的动情演绎下,更让人感叹诗句无华、情感无价,感佩于先辈的崇高人格与坚定信仰,深切体会到英雄的精神内涵,不少观众湿了眼眶。
雄鸡高唱,东方既白。第二乐章是明媚、振奋的音乐。毛泽东诗作《七律 · 到韶山》被谱写成曲,雷锋日记在著名歌唱家石倚洁的演绎下闪射出信仰的光芒。王进喜、钱学森在不同战线上表露的心迹,成为催人奋斗的精神坐标。
一阵急促的音律表现出时间不等人的迫切,乐声中苏洋朗诵起了袁庚等特区拓荒牛的金句名言——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他的反复吟诵中,一个 "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多明媚 " 的改革年代,一幅气势磅礴的时代画卷随着第三乐章徐徐展开。袁庚、孔繁森、袁隆平,一个个闪光的英雄人物,在音乐所呈现的时代背景中凸显出来,生动展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时代楷模。
黄文秀、黄旭华、钟南山等新时代的英雄,让第四乐章的音乐充满复兴的豪迈。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奋斗者不舍昼夜,实干者步伐铿锵。具有鲜明人文特点的旋律,把英雄主义的精神植根于人们心中,筑梦于时代征途。
以史串歌叙史,听者心潮澎湃
交响乐是世界的艺术语言。古往今来,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歌颂英雄精神的伟大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影响巨大。
深圳原创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以史串歌,以乐叙史,最大限度地调动交响乐、民族音乐、声乐、朗诵等艺术手段和合唱、独唱、对唱等音乐形式,辅以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段,通过一首首镌刻着时代标记的原创音乐,让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在这些音符的跳跃中生动再现,国家、民族、时代的精神图谱,在音乐中鲜明显影。
为把这部交响乐作品创作好、打磨好,叶小钢等主创者先后到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遵义、吕梁、南昌等 30 多个红色革命文化遗存地考察、采风,通过一页页日记、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名字 …… 实地学习艰苦卓绝的红色革命历史,感悟了先烈英模、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崇高人格与坚定信仰,对英雄主义精神内涵有了深刻理解和充分把握。
作品以交响乐为艺术载体,紧紧把握民族音乐根脉,多处引入了湖南民歌、西藏民间音乐、劳动号子、广东音乐和地方戏曲音乐元素,使艺术的表现手段更加灵动亲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英雄颂》充分借鉴了《英雄赞歌》、《红梅赞》等脍炙人口的红色艺术经典元素,并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和运用,使作品更具有贴近性,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经典性和民族性的一脉相承。
" 把你的故事写在历史的天空,万古千秋听见你的声音。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江山如画,英雄的诗篇正在传颂。" 专门为这部作品创作的标题音乐《英雄颂》回首百年征程,唱响时代心声,指挥、乐手、歌唱家全部喷薄出最绚烂的激情,令音乐会进入最高潮。
曲终人不散。《英雄颂》首演完美落幕,激情和高潮却并未散去,台下,全场观众挥舞红旗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此刻,每一个中国人心潮澎湃;这一夜,我心飞扬!
《英雄颂》首演反响热烈
展现深圳特色深圳创意
昨晚演出前后,深晚记者采访到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深交音乐总监林大叶,演出参与者、深交单簧管首席衣丞,以及深圳知名乐评人辜晓进,听他们讲述台前幕后与观看感受。为党的 " 生日 " 送上最真心最挚诚的礼物,是每一位党员、每一个中国人最大的骄傲和自豪!
深交音乐总监、指挥林大叶:非常自豪也非常激动
演出非常成功,所有的演职人员都倾情投入。台下来自深圳各行各业的观众,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对我们这场演出的认可。作为乐队的指挥,我在台上非常享受这些音乐带来的听觉震撼。这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我们所有人倾情投入,通过演奏、演唱,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敬。
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中国的高速发展时期,怀揣着这样一种感恩之情来演绎这场音乐会,表达对英雄的致敬,对伟大的党的致敬,我非常自豪也非常激动。
中华民族有特殊的英雄情结,每个人都向往英雄、崇拜英雄。最后一个乐章 " 英雄颂 ",正是歌颂了所有为党和国家做贡献的英雄们。这部作品从酝酿到首次亮相,时间是非常紧凑的,我也参与了其中的部分创作,见证了多次改稿、反复打磨,排练中我个人也深深为其中的段落感动,方志敏的绝笔、钟南山的质朴之言,令我几度落泪。
深圳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衣丞:这是我音乐生涯中的第一次
两周前我们开排《英雄颂》,每天练到晚上 9 时,周末无休。为了更深刻理解曲中英雄人物、体会他们的感情,我特意查找了方志敏、钱学森等人物的详细历史资料,这在我音乐生涯中是没有过的,是为了将人物心境的揣摩融入音乐演绎中。我是共产党员,能在党 100 岁生日演出这样一部恢弘佳作,心里很自豪、很骄傲。
深圳著名乐评人辜晓进:创意非常好,策划很成功
《英雄颂》的创意非常好,策划非常成功。从中国共产党 100 年的漫长历史中,精选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 14 位英雄,由他们的诗词作品、语言来作为叙事主体,再用交响乐、声乐的手法营造出非常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声乐套曲。
从音乐创作来说,比我预想的更好。听说该作是叶小纲老师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写出来的,而且每首歌词并不是那么规范的诗或者词,有的甚至是大白话,在这种情况下能写出这样一个结构非常完整、同时不落俗套有创新的乐曲,是不容易的。从序曲到最后的尾声,包括中间的衔接,写得都非常好,整体来说既符合英雄的气概,又契合中国共产党的壮阔百年史。
人声是最美妙的。合唱表现非常好,叶小纲的和声写得很好,非常丰满、有层次、有变化,既有抒情的部分,也有气势磅礴的部分。
总结来说,整部《英雄颂》充满创意,一个体现在旋律的走向,一个是用了大量临时转调这样一种手法,让乐曲充满了悬念。比如瞿秋白的《江南一只燕》,之前的序曲是一种辉煌壮丽的篇章,紧接着转到江南的抒情曲调,让人听来特别享受、非常优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节点,推出《英雄颂》这样一部文艺献礼作,可以说体现了深圳特色也展现了深圳创意。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綦伟 赵伟君 马君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