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强化为民情怀,聚焦群众 " 急难愁盼 " 具体问题,深入开展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推出 " 户政便民四项措施 ",着力压缩业务办理时间,简化办理环节,提升办理效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群众办实事,高新公安真情服务践行使命担当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公安户籍业务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新生儿落户,更是其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位于泰安高新区的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是我市一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每年大概有 6000 名新生儿在此出生。为了方便群众办理新生儿落户,去年 9 月份,高新公安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即审即办类户籍业务 " 两区通办 ",新生儿出生后在医院即可办理落户,省去了出院后,家长再去派出所上户口的环节,省时又省心。这一试点举措的推行受到了辖区群众的欢迎。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高新公安广泛向群众征求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建议。群众建议中,有一条便是新生儿医院落户能否实现全市通办。" 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是一所面向全市的医院,扩展新生儿医院落户的通办范围,将方便更多的新生儿落户。" 工作人员说,新生儿落户有着严格的办理流程,如何进一步实现全市通办?这成为多方思考的问题。为此,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九指导组、市教育整顿办和市公安局多次调研、会商后,决定开通 " 新生儿医院出生落户 " 全市通办。对于户籍地派出所属高新区和徂汶景区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开具后,申请人提供出生落户所需材料齐全的,可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警务室当场办理落户;对于户籍地派出所属泰安市内其他县市区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开具后,申请人提供出生落户所需材料,由工作人员与户籍地派出所联系,通过双向免费寄递,为新生儿办理异地出生落户。
办好实事温暖人心,解决难题方显初心。为了写好为民服务这篇文章,在推进公安户政服务中,高新公安以责任铸初心,以担当践使命,让温馨服务成为彼此间的 " 连心桥 "。在户政便民四项措施中,高新公安破立并举、敢于担当,推出 " 承诺办 ",对群众办理业务忘带或者未能现场提供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学历证明等证件的,通过信息系统能够查询、核实并证明该事项的,实行告知承诺制,不再索要该项证明材料,并予以办理。对投靠迁移中合法稳定住所、办理姓名变更、边境管理区通行证等证明事项不全的,实行告知承诺制,经公安机关告知相关权利义务,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相关事项后,可不再要求提供该项证明材料,切实让群众从 " 带证办证 " 到 " 承诺办证 " 转变过程中不断增强诚信、守信意识。
聚焦 " 急难愁盼 ",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 人民公安为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 " 急难愁盼 " 问题,真正把公安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户籍业务办理有着明确的规范,有些业务需要个人前往办理。一些 " 上班族 " 不具备前往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的条件,也有一些市民在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后有急需办理的户籍业务。为了解决这些群众的现实难题,高新公安依托龙泉派出所现有户籍室,优化警力配置,提供延时服务,打造 12 小时 " 营业 " 户籍室。户籍室服务时间从早 8 点持续到晚 8 点,两班户籍民警倒班上岗。服务时间的延长方便了市民,更解决了群众的难题。在近期英语四级考试前一晚,辖区一名大学考生就在夜色中赶到派出所,顺利补办了临时身份证,确保了第二天如期参加考试。

去年 9 月份,在上级的帮助支持下,高新公安在徂徕镇建设了全市首个 24 小时无人智慧警局,实现了当地群众办理户政、车驾管、出入境跨警种业务 " 一门通办 ",24 小时 " 自助办 "。贴心的自助服务不受时间限制,方便了群众办理相关户籍业务 " 随时办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高新公安在群众走访中了解到,市民对继续布点增设 " 无人智慧警局 " 的呼声很高。为积极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为群众办好这件实事,高新公安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布建了 " 无人智慧警局 ",为周边社区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户政、出入境、车驾管三个警种 9 项业务集成服务,方便群众 " 随时办 "。目前,该处 " 无人智慧警局 " 正在进一步的建设提升,在 8 月中旬完工后,将给群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群众办实事永远在路上。高新公安将紧紧围绕上级要求,进一步树牢为民情怀,进一步贴近与民距离,持之以恒抓好队伍建设,努力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郑凯 编辑 陈奕如 审核 王天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