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为 曹玥 ZAKER 哈尔滨记者 石晶 刘菊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被称为瓣膜病治疗的革命性技术,是目前心脏介入技术的制高点。近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在第十六届冰城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冰城会)上首次进行了 TAVR 手术直播。
今年 82 岁的刘先生(化姓),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病史。三个月前,他出现了呼吸困难,严重时夜间不能平卧症状,近日他在室外散步时突然胸痛不缓解,被送往哈医大二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被确诊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由于家属担心手术风险,所以迟迟不同意手术,只进行了药物治疗维持生命体征。但在入院后的第三天,刘先生出现了危及生命的急性左心衰,严重时甚至无法平躺,只能日夜坐着缓解呼吸困难。而进行 TAVR 手术是唯一生存的希望,在心内科医护人员认真细致的进行病情沟通后,患者家属最终同意进行 TAVR 手术。
术前刘先生血氧饱和度极低,持续低血压状态,情况非常严峻,平卧配合手术困难,麻醉风险极高,经麻醉医师团队精心调整后,刘先生病情平稳可以平躺。术中 TAVR 团队娴熟操作,决定选择大小合适的 25 毫米球囊预扩,植入人工瓣膜。瓣膜植入成功后,刘先生低血压状态明显改善,心率也保持稳定,主动脉瓣膜跨瓣压差直接下降至正常的零压差。随着人工主动脉瓣膜放置成功,新的瓣膜开始工作,超声检查也提示瓣膜位置释放合适。术后 10 分钟,刘先生逐渐清醒,恢复意识,生命体征平稳,即刻拔除气管插管,至此刘先生的生命转危为安。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介绍,TAVR 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 " 不开胸就可以心脏换瓣 "。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经导管送入人工瓣膜支架,取代病变的瓣膜功能,使患者瓣膜狭窄解除,从而恢复心脏 " 主动脉瓣 " 的 " 阀门 " 功能,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可控等特点,主要适用于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常规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瓣膜病患者,为他们带来更多救治希望。在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不断努力下,已成功为 50 多名存在外科手术禁忌或合并其他重要疾患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完成 TAVR 手术,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心脏瓣膜置换的微创新时代,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帮助更多主动脉瓣膜病患者重获 " 心 " 生。
编辑 于秋莹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