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ZAKER南昌 2021-07-03
视频 | 警惕!这个病菌,突然热搜第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7 月 3 日,话题 # 感染幽门螺杆菌或诱发胃癌 #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一并热搜的还有 # 江苏启动幽门螺杆菌筛查项目 #,引发网友关注。

据当地媒体报道,为了提高幽门螺杆菌早诊早治率,7 月 2 日起,江苏启动幽门螺杆菌筛查项目。由江苏省人民医院牵头组织,南京、常州等地的 9 家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动员各区域内的 50 个家庭,2 个以上、生活在一起超过 5 年的家庭成员,免费到医院做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

医生提醒,家庭中如果有人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家庭成员也要及时做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视频来源:荔枝新闻

随后,中国新闻网微博发布了相关话题投票,从投票中可以看出,超五成网友没有查过幽门螺杆菌,或是查出了没有重视,可见网友们对幽门螺杆菌的了解还是不多。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幽门螺杆菌吧。

幽门螺杆菌

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消化学组编撰审核的《中国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科普白皮书》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慢性胃炎发病率为 50%,幽门螺杆菌 ( Hp ) 感染率约为 50%。

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黎培员介绍,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胃里的一种细菌,其感染与诸多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另据统计,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主要为“口 — 口”传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现耐药。

视频截图

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数据表明,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有 70% 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10% 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 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

黎培员也提醒大家,经常出现胃不舒服、恶心、腹胀、嗳气、胃痛、口臭等现象,就要小心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他介绍了两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体检时的幽门螺杆菌吹气检查就是无创、方便的检测方法,但这种方法不适合所有人。检查前服用的药物 ( 碳 14 ) 有极微量的放射性,备孕的女性以及孕期女性、儿童不宜检查。服用胃药和抗生素者应停药一段时间再检查。

还有一种方法是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由于幽门螺杆菌在胃里生活,经过新陈代谢会脱落并排出体外,大家可以在药店购买检测纸,居家检测。这种方法的准确率能达到 90% 以上。

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一定会得胃癌?

黎培员介绍,“如检查结果是阳性,说明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成人不吃药是不可能自己好的,需要规范治疗。”

一般使用四联疗法治疗,就是选择两种抗生素:拉唑类药物和铋剂,患者服用两周即可。服用药物期间不能饮酒,要健康饮食。“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每年的再感染率低于 1.5%。所以,治疗后复查结果阴性者,不一定需要每年都复查。”

据 2020 年 11 月“科学”流言榜消息,有流言称“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只有 ‘ 抗幽牙膏 ’ 能杀菌”,其真相是:幽门螺杆菌确实是 I 类致癌物,但这并不表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胃癌的发生还受遗传、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只有 1% 发生胃恶性肿瘤,中日韩等东亚地区可能会偏高些。

同时,幽门螺杆菌偏爱生长在胃窦部位,并非口腔,牙膏根本作用不到胃里。所谓“抗幽牙膏”既起不到预防效果,也谈不上杀菌作用。

资料图:安徽合肥一酒店门前摆放着公筷公勺宣传海报。赵明 摄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②餐具定期消毒,如果家人感染,一定要分餐;

饭前便后洗手;

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

⑤不要“口对口”喂饭,可能将大人口腔内、肠胃里的细菌传染给孩子;

注意口腔卫生,建议使用漱口水和抑菌牙膏。

你了解幽门螺杆菌吗?

平时吃饭会使用公筷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江苏新闻、央视新闻

值班编辑:唐月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陈明华

相关标签

体检 胃癌 口臭 江苏 医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