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7-04
甘肃省公安厅:发表论文应通过正规途径投稿,不可采取“走后门”的方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4 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防范网络刷单、贷款办卡、谎称帮忙消除征信问题、谎称能在省级平台发表论文等类诈骗。发表论文应当通过正规途径投稿,不可采取 " 走后门 " 的方式,如有人谎称是内部工作人员,办事需要好处费,请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

网络刷单诈骗

近日,陇南市 W 女士浏览微信公众号时,看到一则通过拍照赚钱的广告,就扫码添加了一名客服,客服告诉 W 女士可免费学习赚钱教程,W 女士输入支付宝密码之后,支付宝花呗上的钱立即被转走了 2399 元,并在账单中出现了一笔支付记录。W 女士联系客服后,客服让 W 女士加售后人员微信进行理赔,要求 W 女士向其提供银行卡号,填写账号、姓名、金额,并将转账的步骤截图发送即可。W 女士按照要求操作后,银行卡立即被转出 5000 元。W 女士急忙联系售后客服,对方仍欲哄骗 W 女士继续下载贷款平台贷款,还说 24 小时可到账。W 女士发觉自己被骗,遂报警。省反诈中心提示:刷单刷好评等都是违法行为,看似免费 " 午餐 " 的背后,实际是骗子精心谋划的诈骗阴谋。不要随意给别人提供自己的银行、支付宝、微信等账号信息。时刻谨记网络刷单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

贷款办卡类诈骗

近日,张掖市 H 女士报警称其收到一条内容为点击网址下载 APP 即可贷款的信息。之后,资金紧张的 H 女士点开了链接,按照平台的提示,填写了身份证号,并绑定了银行卡。在贷款批复成功 H 女士准备提现时,系统提示提现异常,显示账户已被冻结,H 女士遂联系后台客服,客服告知 H 女士需下载另一款 APP 与平台办理员联系账号解冻。H 女士按提示传给对方身份证照片和银行卡号,之后又转账 10000 元的解冻资金,转账成功后页面跳转到提现状态,结果操作过程中页面显示账户再次被冻结,需要 30000 元资金才可解冻并提现贷款。此时 H 女士发现被骗,遂报警。省反诈中心提示:如需资金周转请前往银行或向正规贷款渠道进行咨询。网络贷款套路多,可提供资金办理的短信大多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

谎称帮忙消除征信问题类诈骗

近日,嘉峪关市的 S 女士接到一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购物平台的客服,还说 S 女士在上学期间办理过的校园贷款现在必须注销否则会影响征信,S 女士就按照对方的指令一步步操作,对方先让 S 女士添加自己为好友,之后又诱导 S 女士下载一款即时视频会议软件,通过屏幕共享后,对方先以需要刷流水为由诱导 S 女士将某三方支付软件里余额提现至对方账户,在 S 女士询问缘由后,对方又以账户尚未注销要求继续操作,S 女士信以为真,向对方提供的账户中转账 5000 元,后 S 女士意识到被骗合计 14669 元,遂报警。省反诈中心提示:个人征信是否良好请直接到中国人民银行查询,任何第三方机构给出的征信报告均不可信。虚假征信往往利用受害人担心其征信问题的心理来实施诈骗,如接到这种信息后,直接采取挂断电话,删除聊天方式等措施,发现被骗,请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

谎称能在省级平台发表论文诈骗

嘉峪关市的 U 先生在某群内添加了一个自称可以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的社交软件账号,并称自己是某厅内部工作人员,有能在省级平台发表论文的内部名额,每发表一篇论文 1500 元,之后 U 先生通过支付平台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 1500 元。转账后论文并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在相应刊物发表,且对方已失去联系,U 先生男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省反诈中心提示:发表论文应当通过正规途径投稿,不可采取 " 走后门 " 的方式,如有人谎称是内部工作人员,办事需要好处费,请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编辑 | 安周霜

责任编辑 | 孙悦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相关标签

支付宝 微信 报警 提现 甘肃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