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 月 25 日上午 11 点 20 分,玉岩中学 2021 届的高三学生陈晓宜同学的手机 " 叮 " 地响了一声,她拿起手机,点开短信—— " 过线了!" 她开心地欢呼起来,她的田径队队友们和她一起欢呼雀跃,击掌相庆,因为这意味着:她即将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记者了解到,作为黄埔区区属学校的玉岩中学将艺体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办学十四年来,有 3 名学生通过文化考入北大,1 名学生通过体育、1 名学生通过艺术考入清华。
为在疫情期间正常训练 每天花费 2 小时以上车程
据介绍,2002 年出生的陈晓宜,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妈妈因患病常年需要支付比较昂贵的医疗费用,弟弟因家庭原因也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家庭仅依靠父亲在外打零工来维持所有的花销。因此,晓宜从小就练就了沉稳、勤劳、能吃苦的坚毅性格,再加上过人的运动天赋,在高一阶段她就在当时已闻名广州的黄埔区广州市玉岩中学田径队中崭露头角。
晓宜刚入队时并不起眼,但她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训练开始,结合自身优越的身体条件," 跑 " 进当时常代表黄埔、广州甚至代表广东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体育比赛的玉岩田径队。
" 苦 ",是每一个体育生对自己生活的必然概括。这在陈晓宜身上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陈晓宜的队友这样评价她:" 她对待训练很认真,很拼很刻苦。周末经常不回家,甚至很多长假期她也是选择留在学校继续训练。她有很明确的目标,并会去努力实现它,也相信自己能做到,这是她身上最闪光的地方。"
三年间在训练和比赛中所吃过的苦数不胜数,但晓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2020 年那段时间因疫情而被迫中断训练的经历。马上就要高考了,而在运动员最黄金的冬训期却遭受新冠疫情的阻击,她情绪波动非常大,但她没有因为眼前的困难放弃训练,而是积极调整心态。每天上网查讯,坐车往返广州尽可能开放的运动区域,这里不能练了就赶去那里练,每天在路途中所花费的时间经常要远超出训练的两小时。可是她却咬着牙抵抗住了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
玉岩将艺体教育作为办学特色 多名特长生考入名校
记着了解到,玉岩田径队在广东甚至全国均享有美名,曾代表中国赴法国参加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玉岩田径队曾培养出国家级运动健将两人、国家一级运动员七人,国家二级运动员接近百人,获得过国际、国家、省、市各类奖项。2014 年,玉岩就被评为广东省四所 "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 " 之一,教练王卓还成立了个人办公室 " 体育特色促进中心 "。
玉岩中学始终把艺体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在师资配备、设备场地、资金支持、外引专家等方面予以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区属学校办学十四年来,有 3 名学生通过文化考入北大,1 名学生通过体育、1 名学生通过艺术考入清华,有 7 名学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有 2 名学生考入中央美院,1 名学生考入中国美院。
文 / 图:新快报记者罗清峣 通讯员文娟、姜娜、王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