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鲜花、旗帜、歌声 ……7 月 4 日上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支援荔湾南片医疗队结束 7 天休整后,30 名医护正式归院。医院在 8 号楼 1 楼为此次战疫的白衣战士们举办欢迎仪式。
现场:" 我早餐都做好了,女儿来不及吃一口就出发前线了 "
7 月 4 日上午 8 时 30 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支援荔湾南片区医疗队从休整酒店出发归院。
" 欢迎回家!"9 时 30 分,搭乘着中巴车的第一批医护人员到达医院,该院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医疗队人员所在科室主任、护长一同欢迎白衣战士归来。医疗队员们身穿绿色洗手衣,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前往 8 号楼集中。
该院支援广钢新城医院消化内科周娟娟 10 岁的儿子一早就在医院找妈妈的身影了,找到的那一刻,他松开了爸爸的手,奔向妈妈的怀抱," 妈妈,我爱你。"
" 女儿,你终于回来啦!" 当天 10 时 20 分许,载着第二批归院医护人员的小车在院内 11 号楼前停了下来,早早在一旁等候的毛女士翘首以盼,在下车医护中寻找女儿身影,看见女儿下车时,马上跑过去拥抱。
" 等着我,别丢人。" 毛女士的女儿是该院中医科主管护师毛青青,见母亲激动得准备流泪,便打趣说到。随后,一路小跑去参加仪式活动。
" 那天上午女儿突然接到电话,说要上前线,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匆匆忙忙出门,我早餐都做好了,她都没吃一口。" 毛女士回忆道,记得那天是 6 月 11 日," 女儿临出门时,抱了我一下,说这个家交给我了,我当时真的就哭了,我就一个女儿,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毛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她与女儿已经 20 多天没见了," 早上特意请假来接女儿,今天见到很放心,感觉女儿又成长了。"
前线:支援荔湾南片区医疗队 日均接诊约 10-15 个患者
5 月 21 日,在本土新冠疫情爆发后,广州市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到前线抗疫工作中去。5 月 30 日至 6 月 28 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派出 40 人医疗队到荔湾南片区开展驻点医疗工作,为荔湾南片区医疗服务贡献力量。6 月 12 日至 23 日,医院集结 42 人,组成核酸检测攻坚队驰援荔湾区高风险区中南街,开展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黄逸辉向记者介绍,芳村封区后,老百姓医疗需求特别多, " 我们医院主要承担 3 大任务,一个是进驻白鹤洞社区服务中心,我们派负压救护车进驻去为最基础性的医疗服务,其次是进入广钢新城医院,满足高层次医疗需求的患者,还有一支核酸采样队。"
" 在荔湾南片区,我们既要完成中心分配的上门就医服务,还要完成 120 中心派的出车任务,以及承担广钢新城医院的医疗任务。"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感染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医师、支援荔湾南片区医疗队队长刘剑烽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为了满足区内群众就医需求,医疗队除了日常工作之外,还增加了以烧伤患者创面换药和导管(PICC 管、输液港)定期维护为特色的治疗,这两方面工作均得到区内居民赞誉, " 在白鹤洞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医疗诉求多,每天平均接诊 10-15 个患者。"
" 我们 42 位队员分作 8 个小组,一到核酸采样点,大家马上投入工作。"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务科副科长、核酸检测攻坚队队长王晓曼回忆道," 进驻第一天,上一秒是烈日炎炎,下一秒就大雨滂沱,露天场地上,大家格外感受到来自天气的考验,尽管如此,没有一位队员叫苦喊累,始终认真忘我工作,坚守岗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胡颖仪 孙冰倩 摄影记者 郗慧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