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晚 , 中华灯照亮了归家的路 "" 拾阶而上 , 山坡绿荫婆娑。和平 , 美如这园中的花草 "……7 月 5 日 ," 学百年党史 颂黄埔新篇 " 少儿诗歌作品创作暨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在科学城会议中心正式开展。此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和广东新快报社共同主办。黄埔区委副书记、区委宣传部部长李雪枝 ,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石 ,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宇鸿 , 广东新快报社相关负责人、入展优秀诗歌作品师生代表、艺术家代表等出席活动。精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德佳来到现场 , 并代表公司领取 " 最佳贡献单位 " 奖牌。
" 学百年党史 颂黄埔新篇 " 少儿诗歌征集活动自 4 月 26 日启动征稿以来 ,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黄埔区各中小学的师生踊跃参与 , 主办方共收到诗歌作品近 500 首 , 经评委评审 ,50 首诗歌入围优秀诗歌作品。为了将诗与书画高度结合 , 主办方特邀青年艺术家为 50 首诗歌配画和书法。50 首诗歌加 50 幅艺术品等于 100 件作品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 7 月 5 日 , 黄埔区师生参观展览。
" 写得真好啊 , 很震撼 , 作者才 13 岁 "
多位艺术家高度评价入围作品
歌颂党、歌颂祖国、描写英雄模范人物、描绘生活的黄埔 …… 红船、和平鸽、世界知识城、有轨电车 …… 记者发现 , 孩子们结合主题 , 创作出了一大批形式美、意象多样、情感丰富的诗歌。
多位青年艺术家在看完孩子们的作品后 , 一致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肖宇勇认为 , 孩子们的诗歌涵盖的内容广 ," 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语言 , 通过诗歌的形式 , 表达了对党的热爱 , 对国家的热爱 , 对家乡的热爱。" 其次是诗歌形式、体裁等多样 , 包含了古体诗、散文诗、现代诗等。他表示 , 许多孩子的作品非常成熟 , 甚至达到了高中的水平。" 虽然有些作品相对稚嫩 , 但这才真正反映了孩子们独特的、属于他们年龄的内心世界。"
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林振武告诉记者 , 他以前与青年合作较多 , 这是他第一次为孩子的诗配书法 , 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尝试。他也惊喜地发现 ," 现在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跟以前相比 , 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说 , 孩子们通过自己手中的笔 , 较好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写得真好啊 , 很震撼 , 作者才 13 岁。" 肖宇勇用 " 震撼 " 形容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作品《和平之路》。肖宇勇说 , 他在看这首诗时产生了和看今年获得多项大奖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一样震撼的感觉 ," 看《觉醒年代》能体会到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人在摸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时候 , 非常不容易。" 而这个 13 岁女生的诗歌也很贴切地表达了 " 抛头颅洒热血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的情感。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大东为《红旗飘扬》一诗配画 ," 我选这首诗是认为它很有深度。" 诗以飘扬的红旗为切入点 , 讲述了现代生活的高速发展。" 新农村的变化、交通工具变成了高铁等在中间都有体现。" 黄大东抓住农村变得越来越好这一点 , 构思出了一幅山水画 , 画中 , 红旗立在山的最高处 , 高铁从村庄上方穿过 , 村里的房子也变成了高高的小洋房。
高新区第一小学四年级 ( 4 ) 班的李艺涵和指导教师周梦宇作为优秀作品师生代表也来到了现场。看到自己的诗歌作品和艺术家配的书法一同出现在展览板上 , 李艺涵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 很自豪很开心 , 也希望更多的人到我们黄埔来。" 情不自禁地 , 他声情并茂地朗诵起自己创作的诗歌 :" 到黄埔来吧 , 共享这盛世繁华 , 共创美好未来。"
李艺涵介绍起创作诗歌的契机 ," 有一次 , 我在科学城那里看到了无人机表演 , 它上面显示出四个字‘到黄埔去’。" 于是他得到了灵感 , 决定也写一首主题为《到黄埔去》的诗歌 , 抒发自己对家乡黄埔的热爱。小艺涵分别问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黄埔的印象。" 爷爷说这儿能接触到英雄的脊梁 , 奶奶说这儿能闻到生活的气息 , 爸爸说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 放飞梦想 , 成就梦想 ; 妈妈说书山有路 , 学无止境 , 天天向上。" 层层递进 , 充满感情和童真的诗歌就这么产出了。看到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壁郎为自己的作品配上的书法 , 李艺涵发出了惊叹 ," 书法家老师把我心里的感想写了下来。"
■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肖宇勇与他为此次展出的诗歌配书法作品合影。
诗配书画 , 激发孩子对书画的兴趣
活动为一线教学提供新思路
林振武认为 , 这次活动将孩子们的诗歌和书画家们的作品相结合的形式 , 对双方都产生了促进的作用。对孩子们来说 , 看到艺术家们将自己的诗歌通过书法或者画作的形式表现出来 , 会激发他们对书法或者画的兴趣。对青年艺术家来说 , 这次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了解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一扇窗。孩子和青年艺术家 , 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肖宇勇除了是书法家 , 还是建设六马路小学的副校长。通过这次活动 , 他也更加坚定了 " 将想法真正落到实处 " 的念头。他介绍 , 接下来 , 学校准备让书法、画画进课堂。" 国家教育部也一再提倡中小学书法进课堂 , 那么现在我们就要落到实处 , 真正把它编入课程 , 让书法老师走进课堂。"
他评价称 , 此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 特别是在建党 100 周年这个契机下 , 能让孩子更好地去传承传统文化 , 从而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此外 , 他认为活动的形式新颖 , 组织得也非常有序。" 书法、画作、诗歌三者完美结合 , 非常吸引人。"
周梦宇是李艺涵的语文老师 , 她告诉记者 , 此次活动不仅和语文教学进行了一个良好的结合 , 更是孩子们展示自己学习效果的良好契机。她说 , 李艺涵创作的《到黄埔去》就很好地体现了所教授的内容。" 诗歌中用到诗歌韵律 , 比如不停地出现‘到黄埔去’ , 还有‘爷爷说、奶奶说’等内容 , 层层递进。还有 , 诗里写到了有轨电车 , 这是孩子新奇的角度 , 非常有趣。"
周梦宇还表示 , 此次活动还给作为一次教师的她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诗歌征集的主题为 " 学百年党史 颂黄埔新篇 ", 要求孩子们巧妙地结合自己生活的区域 ," 这些要求提醒着我们老师 , 教书首先要育人 , 首先要教学生做人 , 要让学生有爱国心、报国志 , 还要让学生更多地去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 , 热爱家乡 , 热爱自己成长的地方。"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罗清峣 ■图片 : 新快报记者 林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