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1-07-06
长子4岁时,父亲去抗美援朝,这一别竟是永诀!相隔71年的“父子重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张玲 ZAKER 哈尔滨记者 康福柱

" 爸爸呀,这么多年可找到您了 ……" 两位七旬老人跪在一座墓碑前,早已泣不成声。当年一别后,父子三人的这次 " 重逢 " 竟等了 71 年。

前不久,阿城区料甸街道西华村小南屯的张志国、张志民兄弟去辽宁 " 寻亲 ",在阿城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同志陪同下,在辽宁省兴城烈士陵园,见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父亲。

71 年的思念,71 年的等待,71 年的酸甜苦辣 …… 在这一刻都化作泪水释放出来,令人动容。

兄弟俩期盼见到父亲那一天

今年 75 岁的张志国是小南屯一位朴实本分的农民,虽然他早就知道父亲在抗美援朝时牺牲了,是一位烈士,家里还有有关部门发放的 " 烈士证明书 ",但他和弟弟却一直不知道父亲埋在哪里,这件事成了他和弟弟的一块心病。

张志国告诉记者,在他 4 岁时,父亲就离家去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了。在他的记忆里,父亲的形象比较模糊,因为父亲生前没留下一张照片。在他八九岁时,母亲告诉他,父亲牺牲了。那时,他才知道父亲叫张文焕,脾气有些倔犟,他们兄弟俩的长相很像父亲 ……

小时候,村里放露天电影,每当看到《英雄儿女》《上甘岭》《打击侵略者》等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时,张志国就会想,父亲是不是和电影里面的志愿军战士一样勇敢呢?如果他还活着,给他们兄弟讲讲战斗故事该有多好啊!

每当家里遇到困难时,张志国也会想,如果有父亲在,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些困难了 …… 不止他们兄弟想着念着父亲,母亲在临终前,还不断嘱咐兄弟俩,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想办法打听到父亲的消息,到他的坟前去看一看。

热心志愿者提供寻亲信息

兄弟俩多年来苦寻父亲音讯无果,却终于盼来了消息,今年 6 月初,阿城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来到张志国家里,告知张志国兄弟俩,他们的父亲找到了。

阿城区人武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是山东威海一位志愿者提供了张文焕烈士的有关信息,阿城区人武部对此很重视,在阿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查询到张文焕烈士 1923 年出生于阿城县料甸小南屯,1950 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 年牺牲。又经过多方查阅,反复比对资料及走访,确定了张志国兄弟俩为张文焕烈士的遗属,之后,两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又一起与张志国兄弟及张志国的女儿前往兴城烈士陵园,兄弟俩终于和分别 71 年的父亲 " 重逢 "。

记者辗转联系到远在威海的热心志愿者赵峰,赵峰介绍,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哈尔滨服役。退伍后,他一直从事公益寻亲活动,有来自各地的志愿者参与这项活动。今年 5 月,他把来哈尔滨出差的消息在微信群里说了一下,有兴城的志愿者将兴城烈士陵园多年来不见亲人祭扫的一位烈士信息上传到微信群中,这位烈士来自 " 松江省阿城 ",名字叫张文焕,兴城的这位志愿者希望赵峰能帮助寻找张文焕烈士遗属。

赵峰把此事告诉了在哈尔滨的一位战友,这位战友又联系到了阿城区人武部,就这样,经过多个热心人、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找到了张文焕烈士的遗属。

兄弟俩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张志国说,当他们兄弟俩听到找到父亲的消息后,又激动又心急,恨不得立刻飞到父亲墓前,一路上心情都无法平静。到达兴城烈士陵园后,大家先为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来到张文焕烈士墓碑前,看到墓碑上父亲的名字时,兄弟二人跪在墓碑前泪如雨下。兄弟俩轻轻抚摸着墓碑,抚摸着碑上父亲的名字,就像抚摸父亲的脸颊一样,久久不愿停手 ……

张志国说,能在有生之年找到父亲,圆了兄弟俩的梦想,圆了对母亲的承诺,心中那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他们代表母亲,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他们也请父亲放心,他的亲人们会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也会每年都来探望埋骨他乡的英雄父亲。

编辑 戴月

值班主编 陈云朋

相关标签

抗美援朝 志愿者 退役军人 志愿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