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刘菊
王先生今年 36 岁,是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业界精英,但近两年来,他因患上双相情感障碍,情绪仿佛坐了 " 过山车 " 一般,一会儿抑郁、一会儿狂躁。
网络配图
王先生家人告诉记者,两年前,王先生出现了抑郁症状,他总觉得自己很多余,是家里的累赘;还变得非常多疑,总说有人定位了他,要伤害他,还说有一个人需要他用生命去保护 ……" 他当时思维特别乱,我们都听不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 家人表示,王先生不仅思维混乱,还出现睡眠障碍、头疼等症状,有一次他自己在家大哭了一上午,家人意识到他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便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抑郁症。
可在对症治疗时,王先生突然变得很精神,活力四射,见到医护人员就拉着他们聊天,嘴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脸上时时刻刻挂着笑容。" 我不能在浪费时间了,我要出院,我还有好几个亿的大生意,公司上上下下都等我决策呢 …….." 看到他状态不对,家人带他回到了哈市,来到哈市第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经过系统检查,十疗科主任夏远东诊断他为双相情感障碍。夏远东表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发于 15-20 岁的心理疾病。患上这种疾病后,人的情绪会不受控制地在躁狂和抑郁间转换,躁狂时会表现为情绪高涨、自负夸大、易激惹、精力旺盛等高能状态,抑郁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抑制等。" 询问病史时了解到,患者工作压力较大,且和爱人感情状态不是特别好,多种心理因素压力都可能是他疾病的诱因。" 夏远东告诉记者,接受治疗后,王先生基本恢复。
夏远东表示,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时,患者的情绪、行为是不受控制的,家人应该给予理解。其次,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且在医生指导下巩固用药,预后效果也较好,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这种疾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建议家里有此类遗传基因的市民加强对自己家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