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 月 7 日,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坑贝莲塘村历史风貌区保护发展规划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批前公示。规划范围包括坑贝村和莲塘村村域,总计面积约 1162 公顷。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梳理,期限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4)一致,并按照 " 统一规划,永续管理 " 的原则实行长期规划控制。
涉及坑贝村和莲塘村两个行政村
坑贝 - 莲塘村村域范围内共有 11 个自然村。地块位于增城区中西部,广汕公路和广汕南路之间,处于东部科创园中。坑贝村邻近广汕公路,距离 21 号线坑贝站约 1.1 公里,距离增城西站(在建)约 5.4 公里。莲塘村位于中新镇南部,距离凤岗站约 1 公里,距离增城西站(在建)约 3.7 公里。
保护利用规划研究范围涉及坑贝村和莲塘村两个行政村,共 10 处传统建筑群。为了强化坑贝 - 莲塘村历史文化遗存的 " 保护 - 利用 - 传承 " 目的,协调与周边地区发展、规划管控、城市更新等需求的关系,规划提出 " 摸清家底、划定紫线、协调规划、活化利用 " 的保护利用思路。根据总体规划结构,对村域的 10 处村落提出保护发展的策略,分为保护利用类、公共服务提升类、旧村更新类、保留提升类共四类。
三大保护原则
整体性保护原则包含全村域层面和历史风貌区层面两个层级。首先,从坑贝 - 莲塘村村域范围历史资源摸查出发,挖掘两处历史风貌区和其他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全村域整体传统风貌保护利用的格局。其次,重点从历史风貌区保护出发,保护坑贝 - 莲塘村以祠堂、三间两廊民居群、风水塘为主要特征的整体历史风貌和街巷肌理,使古村落保护利用与城市功能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内容有机结合。
真实性原则,即保护古村落总体空间格局、历史街巷、建筑群体、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正式的历史信息,包括与村落相关的古树名木、农田、禾坪、水井等历史环境要素,并保护古村落内的风俗习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延续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
可持续性原则指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优化古村落业态和功能,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激活地区活力,有利于持续性的保护。
2 处历史风貌区保护范围
本次规划的保护范围分为历史风貌区保护范围和其他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历史风貌区保护范围共有 2 处,分别是坑贝村和莲塘村,其中不可移动文物和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分别为 14 处和 29 处。历史风貌区保护范围由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为 48.03 公顷,其中坑贝村为 24.71 公顷、莲塘村为 23.32 公顷。规划重点对历史风貌区提出保护要求和发展规划方案。
其他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共有 29 处,分布于历史风貌区以外的其他范围,其中不可移动文物和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分别为 3 处和 26 处,不可移动文物和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保护范围分别涉及 0.53 公顷和 1.1 公顷;本次摸查发现的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只作为建议性内容。
坑贝村核心保护范围北至风水塘北侧,西至坑贝书房西边建筑边线,南至原最外围围屋南部建筑边线,东至风水塘东南侧新建建筑东部建筑边线,总面积约 1.99 公顷。莲塘村核心保护范围北至毛氏大宗祠北侧建筑边线,西至西门楼外道路,南至风水塘南侧边线,东至书房侧风水塘东侧边线,面积约 3.04 公顷。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穗规资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