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7-08
偷拍VS防偷拍,这些防偷拍App靠谱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近日,有网友揭露了一种新型的偷拍手法——经过改装,在手机孔藏着隐蔽的摄像头,熄屏状态下看似随意放在桌上,实则暗中偷拍。其实,偷拍和防偷拍一直在进行着博弈。现代快报记者经过搜索发现,如今各大应用市场上,有不少防偷拍 App,这些 App 真的靠谱吗?

【存在问题】

路由器、时钟、水杯都能藏摄像头

随着科技的发展,涉及针孔隐形摄像头的案件频发,普通人获得他人隐私的途径越来越多。

2020 年 11 月,公安部网安局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销售、使用联网型针孔摄像头大案。浙江警方在打掉制售针孔摄像头团伙后,立即在各地开展循线追踪,最终查明安装使用针孔摄像头的场所 245 个,查处非法安装使用针孔摄像头的点位 196 个,查扣摄像头 179 个。该案中,针孔摄像头利用配套的手机 App 等客户端,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摄像头,偷拍偷窥侵犯他人隐私。

2019 年,在广东警方成功打掉一个藏匿在深圳市龙岗区的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 23 人,打掉犯罪团伙 2 个,缴获窃听、窃照器材成品、半成品、生产工具及配件万余件等一大批涉案财物,该案涉案金额高达 40 余万,销售量高达 4000 余件。这个犯罪团队非法生产的摄像头,可以藏匿在路由器、时钟、水杯这些常用物品中。

在江苏,这类案件也时有发生。" 婚姻调查、资信调查、寻人定位,只要你想查,我就能查到 "…… 一些市民或许收到过这样的私家侦探小广告。镇江一名男子开办了一家 " 私家侦探社 ",三个月时间里,他们买卖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获利 30 万元。2020 年 6 月,南京六合警方捣毁 " 私家侦探社 ",顺藤摸瓜查获其背后犯罪链,抓获犯罪嫌疑人 20 多名,涉案价值 600 余万元,查获作案手机、电脑,银行卡一批。

△ 应用市场内的防偷拍 App

【见招拆招】

与防偷拍博弈,红点检测、摄像头检测器应运而生

频频发生的偷拍事件,令人细思极恐。 对于偷拍产业链,警方一直在行动,但这远远不够,在与防偷拍的博弈中,网友们也纷纷支招。

一种红外线补光的方法,成为最常见的应对方式之一。这种方式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只需要一部手机。在进入房间后拉上窗帘关上灯,再打开手机的照相机,将房间内有可能装有摄像头的地方仔细扫一圈。如果手机屏幕上出现一个红色的光点,那极有可能就是针孔摄像头的位置。它的原理是针孔摄像头大多配备了红外线感应功能,在黑暗环境下会发出红外线进行补光。

△ 开发者介绍

除了这个小技巧,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在应用市场上,一种防偷拍 App 也应运而生。这款防偷拍 App 也被叫作摄像头探测器,随时随地探测摄像头,防止个人隐私外泄。在产品介绍中,开发者称其在酒店、公寓、出租房、公共场所可以放心使用。告别用手机检查红点的落伍方法,只需手机操作,打开 App 应用连接无线 WIFI 网络,开启蓝牙,识别市面上主流型号的摄像头设备,10 秒钟房间内各个角落一键检测。

记者下载了此款软件,并对周围的摄像头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摄像头的状态均为 " 安全 "。

防偷拍的方式如此 " 硬核 ",但是否用上这些方法,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位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这些防偷拍方式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都有 " 短板 ",不能因此掉以轻心。专家称,像 " 红点检测 " 摄像头这一方式,就要求偷拍的摄像头必须发出红外光,但并不是所有的摄像头都靠红外光实现夜视,也有的是靠高感光度、大光圈来弱光成像。市面上一些手机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也安装了红外滤光片之类的过滤装置,这样一来就无法顺利检测出摄像头。

而摄像头探测器的方法也有一定的 " 缺陷 ",那就是不一定摄像头都会接入 WIFI。事实上,市面上部分售卖的摄像头,确实是使用本地存储如 SD 卡来存放录像,有的则配有 SIM 卡通过移动网络来传输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 WIFI 检测摄像头,则显得有点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了。

【律师说法】

不要轻易尝试,买卖偷拍设备都涉嫌违法

在售卖过程中,卖家们往往宣称,他们售卖的摄像头设备是合规产品。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可以合法售卖的呢?

其实,专门用于偷拍偷录的摄像头与正常监控使用的摄像头,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在于用途方面。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律师衡晓春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偷拍等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法律也有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可以给予罚款与拘留。《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这些行为就包括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等。

值得注意的是,衡晓春提醒,私自安装摄像头,不仅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有可能触及到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相关标签

公安部 广东 个人信息 互联网 镇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