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湖 " 双周发布 " 举行党建专场,罗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宫雪、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吴江、笋岗街道党工委委员杨冰、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黎迪、区中医院护理部主任郑晓静联合带来 " 新罗湖 心党建 " 主题发布。
▲金岭社区规划建设 " 党建 + 棚改历史 + 文化 " 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 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罗湖梳理民生实事 533 项,建立项目库,实时跟进,确保 "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整理重点攻坚项目 11 个,由区委组织部张榜公布、干部揭榜挂帅,区领导领办、牵头部门主办、工作专班承办、区督查室督办," 四办 " 共推动,加快项目落地。
建设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 让老百姓更省心
此前,罗湖建成全市首个多功能一体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社康、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 431 个服务事项在社区党群中心通办通取。
今年以来,罗湖在 " 渔邨模式 " 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个性化定制 " 一体化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现场,宫雪也为大家分享了水贝社区规划建设的 " 党建 + 人才 + 智慧 " 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金岭社区规划建设的 " 党建 + 棚改历史 + 文化 " 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水贝和金岭两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罗湖坚持调研先行、贴近民心,累计发放 1000 份问卷征集辖区群众需求,让群众充分参与到共建共享过程中来。
值得关注的是,罗湖立足长远、规划先行,在全市率先出台《社区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意见》,用规划护航,让一体化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罗湖 " 遍地开花 "。
携手共筑居民健康防线
让老百姓更安心
在疫情防控方面,全区干部带头做表率,把力量 " 沉到一线 "。全区 83 个社区设立工作组,统筹安排 500 名机关干部和 500 名志愿者支援基层,组织全区中青班培训干部全部下沉到一线,直接编组分配到社区小区参与防控工作。
罗湖卫健系统 1200 人的平战结合应急采样队,跑出核酸检测加速度;在烈日或暴雨中,医护人员与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奋战在 100 多个临时核酸采样点和疫苗接种点上。据郑晓静介绍,疫情发生以来,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累计核酸检验量已超过 600 万人次,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内位居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抗疫中罗湖不仅有 " 硬核 " 操作,更有充满人情味的 " 柔性 " 举措。开展 " 诗意心灵 " 活动,通过 " 听、诵、唱、画、演 " 等形式,带着 " 心理咨询诗 " 走进社区、校园,助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成为罗湖心理健康服务特色项目。
全区党员共同扛起疫情防控的 " 大旗 ",把合力 " 聚到一线 "。广泛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组建一百多支青年突击队,支援抗疫一线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合力。
聚焦企业发展优化服务
让老百姓更暖心
据黎迪介绍,罗湖聚焦企业发展优化服务,通过 " 党建 + 企业服务 " 做到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融合,充分发挥企服中心业务优势,汇聚全中心的资源和力量,实现非公党建和企业服务同频共振,让越来越多的罗湖非公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机制方面,从 " 一条线、一家干 " 到 " 一张网、一起干 "。理顺 " 区 - 街道 - 社区 " 三级体系,将区非公企业党委由区工商联调整至区企业服务中心。街道层面,成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将非公企业党组织统一归口非公党委和街道集中管理。做实 " 党建 + 企服 ",印发《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工作方案,开展 " 暖企调研 " 等六大行动。
平台方面,从 " 抓个体、强一个 " 到 " 抓平台,强一片 "。会同区委网信办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联合团区委同步成立全市首个区级互联网行业团工委等。
服务方面,从 " 我来帮助你 " 变成 " 一起跟党走 "。做优 " 他服务 ":健全产业部门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做好 " 自服务 ":创新组团党建和党建项目认领制,强化两新党组织自建。做强 " 共服务 ":建设 58 个 " 罗小湖 e 站 "。" 罗小湖 e 站 " 是为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的能量站,遍布罗湖十个街道,设置了咨询、阅读、餐厨、健康问诊、会议培训、休息补能、文化墙七大功能区域。
此外,以 " 罗小湖 e 站 " 为载体,罗湖通过组建 " 先锋骑手 " 志愿服务队、聘请企业党员为社区党委兼职委员等方式,引导户外工作者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物业、企业参与共建运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