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07-12
COP15带动“云保护” 手机上即可与中国“神奇物种”面对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生态环境部宣布: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 1800 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 " 濒危 " 降为 " 易危 "。在大熊猫 " 喜提降级 " 的背后,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与措施呈现实效,珍稀物种的生存状况持续改善,越来越多 " 神奇物种 " 的身影再次出现。

7 月 11 日,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蚂蚁森林在贵阳共同启动了 " 支持 COP15,带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正式在支付宝首页推出小程序 " 神奇物种 ",每天向社会公众推介一个珍稀物种的科普故事,倡导大众通过低碳生活积攒 " 绿色能量 " 支持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图为 " 支持 COP15,带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 在贵阳启动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活动启动仪式,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持续稳步推进 COP15 筹备。办好 COP15,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必须发挥好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的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

图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据介绍,菲氏叶猴、天行长臂猿、怒江金丝猴、高黎贡羚牛等 30 多种栖息在云南境内却鲜为人知的特色物种,将首批通过支付宝平台与数以亿计的公众 " 面对面 "。" 神奇物种云南主题宣传月 " 由此同步启动,重点推介 COP15 举办地——被誉为 " 物种基因库 " 的生物多样性大省云南的美丽生灵。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说,本次活动开启了基金会与蚂蚁森林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一轮合作。据介绍,为推动社会各界了解中国作为 COP15 东道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措施和成果,2020 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就与蚂蚁森林联合开展了 " 人人一平米,共同守护生物多样性 " 活动,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带动了超过 1 亿人用低碳生活产生的 " 绿色能量 " 支持公益保护地建设,社会反响强烈,成为推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

据了解,步行、公交出行、减纸减塑等 30 多种低碳行为在蚂蚁森林都可计为 " 绿色能量 ",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申请种下一棵真树,或在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的地区 " 认领 " 一平米公益保护地。

" 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发挥互联网汇聚公众参与的优势,蚂蚁森林未来能做的、要做的还有很多 ",蚂蚁集团社会公益及绿色发展事业群总裁彭翼捷表示:蚂蚁集团将持续捐资与公益机构合作,在各地林业、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用远方 " 看得见的绿色 " 激励社会大众在低碳生活中创造 " 看不见的绿色 ",形成新型的 " 公益激励机制 ",不仅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还推动绿色环保成为更多人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 1.4 亿人参与蚂蚁森林公益保护地项目,2017 年以来陆续在北京、青海、陕西、内蒙古、吉林、云南、四川、安徽、海南、广东 10 个省份设立了 16 个公益保护地,总面积超过 1200 平方公里,守护野生动植物超过 1500 多种。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标签

面对面 生物 蚂蚁森林 生态环境部 云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