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2021-07-12
网约车变天:广告天花乱坠,现实一车难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打广告、打架之前,能否先让用户打上车?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接连发布公告,依法通知滴滴出行 App、小程序,以及滴滴企业版等 25 款 App 下架整改。

这让美团、高德、曹操、T3 等网约车平台看到了机会。一时间," 网约车新一轮大战 " 的话题热度在舆论场中骤然升温。

7 月 9 日,美团重新上线了停滞两年的美团打车 App。高德、曹操、T3 等平台则大量投放信息流广告,再度通过补贴烧钱来吸引用户,也注重强调安全、合规等优势属性,市场竞争的针对性意味十分明显。

T3 出行平台更是被曝进行内部动员,称当下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员将开启 007(全月无休)的战斗模式,争取实现连开 15 城,日均单量突破百万的月度目标。

但与资本摩拳擦掌,企业蓄势待发相对应的是,7 月 12 日这个常规的工作日,仍有大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集中发出根本打不到车,打车平台暗暗涨价等吐槽。

所谓的网约车大战,要沦为一场 " 重在宣传,无视体验 " 的闹剧?

广告铺天盖地,司机却 " 不见踪影 "

" 杭州夏天早高峰是永远打不到车了吗?"、" 北京大雨打不到车,真是个令人崩溃打不到车上班迟到的周一 "、" 在上海就是打不到车,加钱也打不到,无论下不下雨无论早晚,真的疯了。"

7 月 12 日,多个城市中打不到车的用户纷纷在微博中吐槽,有网友甚至晒出了打开多个网约车 App 同时下单却仍然打不到车的经历。

与打不到车相对应的,是各网约车平台在广告投放上的 " 疯狂输出 "。例如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等流量平台,突然涌现了大量高德、T3 出行、享道出行等网约车平台的拉新广告。

这些平台广告往往以大额优惠券、打车便宜等卖点来吸引用户,但相关的运力、服务配套也应同步跟进,不然很容易出现前脚刚烧钱拉新,后脚就因为在平台上打不到车而导致用户又迅速流失的尴尬局面。

网约车平台的运力和用户体验往往存在非常强的关联性,司机、车辆运力是否充足,直接关系用户打车体验的好坏。

为避免高峰时段等客观因素对运力测试造成的干扰,ZAKER 新闻在非高峰时段对多个平台进行了打车测试。

例如在广州,同一时段、相同出发地、目的地的情况下,高德提示预计司机接单时间为 1 分钟,美团打车显示为 2 分钟,曹操出行为 3 分钟,T3 出行为 9 分钟。

接单时间越长,说明平台运力越匮乏,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调度司机接单。有意思的是,测试中运力较弱的 T3 出行却在抖音信息流广告中,将运力充足、打车容易列为主要卖点。

T3 出行的广告中,一位老大爷谈及为何选择 T3 出行时表示,无论在多偏远的地方,都能打得到车。

然而实际来看并非如此。例如南昌晚报在 7 月 6 日的一则报道中表示,虽然 T3 出行已宣布正式进入南昌,但记者在体验中发现这一平台在南昌根本打不到车。

除了打不到车被用户广为诟病外,网约车平台一边大肆标榜优惠拉新,一边却疑似暗暗涨价的行为也遭到了用户们的吐槽和质疑。

不仅平台内部打车的价格会经常出现差异,同一时段同一路线的情况下,不同网约车平台的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ZAKER 新闻在测试中发现,同样的一则订单,不同网约车平台之间的价格甚至可以相差近两倍。

在涨价问题上,网约车平台难以给出清晰的解释并 " 服众 "。

此前网约车平台们普遍以价格受供需情况、当地消费水平、收入水平、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作为回应,称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是价格动态变化的关键原因。

如此模糊不透明、推诿式的 " 解答 ",注定了涨价问题将继续长期被用户所诟病。

市场很广阔,平台不应瞎折腾

实际上,用户的诉求往往较为简单,即希望有一款能便捷打到安全实惠网约车的平台。

但目前来看,不少网约车平台都慢慢走偏了,普遍热衷于向隔壁电商巨头们学习营销手法了,眼里全是套路、算计、用户数据,而非踏踏实实地做好服务,提升运力。

例如打折优惠旗号的拉新推广套路。ZAKER 新闻在测试中发现,不少网约车平台有着较为同质化的优惠、红包页面,玩法也大致相同,内卷化程度十分严重。

曹操出行优惠界面

可以看到,虽然优惠名目看似多样化,但基本都是要求用户拉新。只有拉来不同数量的新用户注册,才能获得相应的优惠奖励。简单来说,这与拼多多著名的 " 砍一刀 " 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对于用户们而言,希望双 11 之类的电商节能不再做各类 " 数学题 ",多点简单直接的价格优惠,必然也同样希望在网约车平台中感受到更多的真诚,而非 "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优惠两块五 " 的套路。

不过从行业整体来看,即便各网约车平台在用户体验层面的问题依旧不少,但市场竞争的剧情似乎仍然朝着各平台所预期的方向前进。

极光 iAPP 平台对 ZAKER 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7 月 1 日至 7 月 9 日的阶段性周期中,各网约车平台的日活用户数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各家都在不断提升着市场份额的占比。

" 网约车市场的格局远远未定。" 互联网分析人士丁道师对 ZAKER 新闻表示,哪怕不提国际化,国内广阔的市场都完全可以容纳多家平台同时运营、发展、成长。

从数据来看也是如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国内网约车用户规模达 3.65 亿,占网民整体的 36.9%,仍有较大的增量空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梳理的数据也显示,2017 年开始网约车市场便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9 年全国网约车交易规模突破 3000 亿元,2021 年预计增长至 3581 亿元,2022 年或将突破 4000 亿元大关。

丁道师也表示,在网约车市场背后,是由民航、火车、汽车、旅游出行等领域构成的数万亿级别的大出行市场,这也势必会为网约车平台提供新的业务想象空间。

天风证券研报表示,2020 年,中国占全球出行消费的 13.1%,市场规模为 5.7 万亿元,并预计将以 13.1%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25 年达到 10.6 万亿元。

不过,市场的广阔并不意味着各大网约车平台可以高枕无忧,也不应重数据轻体验般 " 瞎折腾 " 的理由。

对此丁道师对 ZAKER 新闻坦言,网约车平台有着不同的打法和平台构建,但只要心怀对市场、用户和司机等方面的敬畏,不断创新,都能在未来取得突破发展。

希望各大网约车平台在高声呼喊 " 千载难逢机遇 " 的同时,也别忘了对市场、用户的敬畏,毕竟应该没有哪家愿意成为下一个被用户和市场 " 唾弃 " 的平台。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曾宪天 实习生那文培

关注互联网、游戏、旅游

微信:jimmytian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网约车 高德 高峰 抖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