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身体,顺滑的毛发,还有软糯的叫声 …… 让不少人沉迷于 " 撸猫 " 无法自拔,可是五旬的杨大叔却因为 " 撸猫 ",不小心患上一种怪病,还到鬼门关走了一圈,这是怎么回事?
五旬大叔持续低烧病因难寻
50 岁的杨大叔是一名务农人员,家里常养一些猫狗。最近 4 个月,他得了一场 " 怪病 ",反复低烧,无论自行服药还是到当地诊所就诊,都未能 " 断根 "。杨大叔整日忧心忡忡。
近日,杨大叔慕名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接诊的心脏大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吴源周听诊时发现,杨大叔心脏存在明显的杂音,于是立即安排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让杨大叔大吃一惊,原来他心脏里面的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都长了细菌,并因细菌的牵绊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从而造成血流反流。
珠江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武介绍,老百姓常说的心脏瓣膜感染了细菌,医学上则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它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它病原体感染而导致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平均每年每 10 万人中就有 5 人可能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一比率因地区而异。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病死亡风险约为 25%,如果不进行治疗,致命风险较高。
基因检测追踪背后 " 真凶 "
杨大叔心脏二尖瓣上面的赘生物大小已经超过 1cm,属于极易脱落并导致脑卒中的高风险赘生物,需要尽早手术治疗。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王晓武主任、吴源周主治医师联合体外循环组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在患者入院后第 3 天进行了手术。
手术过程中,王晓武主任团队完全清除了杨大叔心脏的赘生物,用人工瓣膜置换了主动脉瓣,并成功修复了二尖瓣和三尖瓣。
王晓武介绍,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明确致病菌这个 " 犯罪分子 " 才能更好地根除细菌。因此,为了追根溯源,他们采用了最先进的检测手段 - 致病菌基因测序,追踪致病菌。
最后真相大白,杨大叔心脏里面的细菌是一种名为 " 汉赛巴尔通体 " 罕见细菌。经过医护人员 12 天的精心治疗,杨大叔终于顺利康复出院。被猫抓后千万不可轻视王晓武主任称,汉赛巴尔通体是一种棒状短小的革兰氏阴性杄菌 , 是疾病中引起人类发生猫抓病 ( cat scratch disease,CSD ) 的常见病原体。
猫是巴尔通体的主要宿主 , 该病原主要通过猫蚤在猫和猫之间传播,当人被猫抓伤或者咬伤时,则可导致汉赛巴尔通体从猫传播到人。
据临床文献统计,在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巴尔通体导致的心內膜炎约占 3%,其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发生。
杨大叔回忆称,半年前,他曾经收养一只小流浪猫,并且被小猫抓伤过,而他也喜欢把猫粮放在手里去喂食小猫。
王晓武推测,这可能就是杨大叔感染上汉赛巴尔通体的原因。王晓武主任提醒,随着饲养猫狗等宠物的人群日益增多,猫抓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应当科学养宠物,注意预防汉赛巴尔通体的感染。
■采写:新快报记者黎秋玲通讯员伍晓丹 韩羽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