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21-07-13
暑期托管会变成“第三学期”?老师的寒暑假要取消?教育部权威解读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长时间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 " 三点半 " 放学现象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接孩子难问题,有的还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过重校外负担,也就是 "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 现象;暑假即将来临,一些双职工家庭同样面临着 " 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 " 问题。

近日,教育部就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以及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作了专门部署。然而,有不少人担心它们会变相成为 " 第三个学期 ",未参加的孩子将面临着 " 掉队 " 的风险;也有说法称暑期托管的展开将会导致老师的寒暑假取消。

面对大众关注的这些问题,7 月 13 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基础教育司介绍了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有关情况。

课后服务:5 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 2 小时,不得讲新课

截至 5 月底,全国共有 10.2 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6496.3 万学生、465.6 万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其中,城区学校覆盖率为 75.8%,学生参与率为 55.4%,教师参与率为 62%,部分大城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超过 90%。

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要求 " 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 "。

要求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 一校一案 " 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推行课后服务 "5+2" 模式,即学校每周 5 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 2 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学校要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要求,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

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暑期托管:老师学生自愿参加," 老师寒暑假取消 " 说法不实

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 " 看护难 " 问题,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了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同时对服务内容、保障条件等也提出了明确意见。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同时,教育部门还应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要引导教师志愿参与,但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通知》还特别强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近期 " 要取消教师寒暑假 " 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学校要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需要强调的是," 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 " 的说法是也不符合实际的。

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相关收费标准由地方教育部门商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潇湘晨报记者骆一歌 实习生李汶洁

相关标签

托管 教育部 义务教育 校外培训机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