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徐永带队到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现场走访和小区物业人员的介绍,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分类宣传氛围布置工作表示肯定。
连日来,为践行党史教育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要求,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及镇街人大代表分片到各镇街视察番禺区垃圾分类工作,推动推动番禺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切实为居民分类投放营造良好环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善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垃圾分类全链条强化 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据了解,去年以来,在全区各级的共同努力下,番禺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由 " 抓楼道撤桶和点位建设 " 的攻坚克难阶段进入 " 抓优化提升和习惯养成 " 的常态化阶段。对照现阶段市、区两级垃圾分类工作重点,番禺区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前端分类、中间收运、末端处理全链条强化,垃圾分类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党建引领上下齐心
番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究省市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要求,并把垃圾分类列入区十件民生实事,大力监督、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区人大政协积极履职,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和组织专题研讨会议,参与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考核验收和星级投放点的监督管理;各镇街、村居、各职能部门层层动员、压实责任,形成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 " 五位一体 " 联动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进党史教育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以垃圾分类整治 " 回头看 " 为抓手,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力度开展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品质提升、环境整治,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成果,提升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认可度、支持度、参与度,
对标对表狠抓落实
上半年,全区对照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市区两级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一是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点优化提升工作。市下达全年投放点优化提升任务 634 个,截至 6 月 25 日已全部完成。二是高标准创建星级投放点。上半年创建星级投放点 55 个,超额完成市下达创建任务(44 个),创新引入星级点人大代表挂点制度,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在去年 14 条市级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基础上,今年再完成 37 条市级示范村和 16 条区级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四是加速 " 两网融合 " 推进工作。按照广州市 " 两网融合 " 工作要求,明确在村和社区打造 58 个两网融合多功能厢房,目前已完成石碁桥山村和市桥西坊大院两处点位的选址设计,计划 7 月上旬完成建设并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
多措并举力促减量
全区围绕 " 生活垃圾减量 " 的目标,多方面着手,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抓好落实,实现全区 2018、2019、2020 年连续三年生活垃圾焚烧减量。今年以来,我们一是 16 个镇街建设合计 500 吨 / 日处理能力的小型餐厨处理站,配置餐厨垃圾运输车辆 68 台,形成餐厨垃圾收运路线 61 条;二是联合供销社完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做好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处置工作;三是制定和印发《绿化垃圾减量方案》,推动镇街建立绿化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减少绿化垃圾焚烧量;四是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五是联合教育局在全区开展无废学校创建,减少学校生活垃圾产生量。全区上半年厨余垃圾、可回收物、绿化垃圾减量分别达到 7.70、34.57、1.58 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减量率达到 51.5%(备注:城市生活垃圾减量率 = ( 厨余垃圾 + 可回收物 + 绿化垃圾 + 有害垃圾 ) / ( 厨余垃圾 + 可回收物 + 绿化垃圾 + 有害垃圾 + 其他垃圾 ) *100%,其中有害垃圾量对计算结果基本无影响,其他垃圾量即为进入资源热力电厂焚烧垃圾量,上半年为 41.32 万吨)。
精细管理形成常态
全区落实垃圾分类督导检查机制," 区和镇街联合检查 "、" 区暗检 "、" 问题整改情况复检 "、" 区智慧平台检查 " 四项日常检查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重点解决现阶段小区无人站桶、清运保洁不及时、垃圾混投等突出问题,夯实垃圾分类基础;持续推进小区达标创建,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评定,以点带面,推动全区 528 个小区逐步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截止 6 月底全区累计完成 215 个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党员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开展站桶指导、入户宣传等垃圾分类服务,上半年累计站桶 30.4 万人次,入户 61.4 万户。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升,小区混投混收现象明显改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今年一季度市第三方检查通报问题 1474 宗,环比去年四季度 3308 宗减少 55.4%(二季度因疫情第三方检查暂停)。
分类执法效果明显
全区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垃圾分类执法工作要求,持续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力度,守点执法、巡查执法和视频监控取证执法等多种方式结合,形成垃圾分类高压态势。上半年全区垃圾分类执法立案数 2872 宗,其中对单位立案 185 宗,同比去年上半年 43 宗增长 330.2%;处罚金额 552900 元,同比增长 294.2%。高强度连续的垃圾分类执法警示教育作用逐步显现,单位和个人遵守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明显提升。
智慧平台实时监管
率先开发 " 厨余垃圾监管智慧平台 ",前端配备 500 多个专用监管摄像头、32 个收运车专用 GPS,通过手机 APP 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垃圾分类 " 一网打尽 "。对厨余垃圾从投放点收集、运输车辆收运、餐厨站处置全过程实时监控。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功能,在线对比分析分类单位收运量、分类精准度、减量率等指标,及时获取拒收等异常信息;利用视频回放、查询平台记录 " 全程追溯 " 混投线索;对镇街、村居、小区、收运线路、厨余处理站进行 " 四级三星 " 评定,评定厨余垃圾分类等级。实现收运环节 " 一网统 ",监督环节 " 一网查 ",评定环节 " 一网考 ",提高厨余垃圾收集处理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
番禺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番禺区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标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工作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下一步,番禺区将以减量为目标,以垃圾分类日常督导检查、小区达标创建、星级投放点创建为抓手,持续强化垃圾分类执法,扩大区厨余垃圾智慧信息平台使用,全链条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一是抓好前端小区日常管理工作。针对居民小区责任主体、基础设施、收费标准不同实施差异化管理策略,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实效凸显、可以复制的小区标杆,总结经验全区推广,整体提升全区日常管理水平。二是强化中间收运和末端处理环节。进一步完善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年底前实现小区、村厨余垃圾收运全覆盖,机团单位、餐饮企业厨余垃圾应收尽收;实行厨余垃圾收运联单管理和拒收机制,实施精准分类评星评级,为垃圾分类执法提供依据;完善厨余站管理、做好工作人员培训,挖掘现有厨余垃圾设施处理能力。三是提升日常精细化管理能力。建立区 - 镇街 - 社区信息报送专人负责制,完善报送渠道,加强日常沟通,有效解决信息上传下达过程中存在的报送不及时、数据错漏、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四是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营造多层次、广覆盖、持续性的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定期在新闻媒体报道各镇街垃圾分类工作特色亮点,持续发动党员和公职人员回居住地或单位所在社区报到参与垃圾分类服务,定期组织各镇街、各社区、各分类单位到垃圾分类工作先进单位交流学习,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文 / 图: 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