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 月 13 日,中建 • 智造基地正式投产,这是广州第一个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其年产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 15 万立方,占广州全市 PC 构件年产能的四分之一。未来,你的房子将在厂子里砌成。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 , 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具有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等效用。广州 " 十四五 " 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动智能制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到 2025 年,全市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 90% 以上。此前,生产构件的工厂少,严重制约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建 • 智造基地的问世,无疑为广州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在广州市花都区马溪工业区一个 157 亩的大厂房,记者得见了基地的庐山真面目。走进这座花园式的装配式生产基地,完全没有传统建筑生产的踪迹,绿植和翠竹将生产区域和生活办公区隔开,生产区一个个加工设备有序排列,构成 7 条精密的工业生产线,主要生产房建构件、基础设施构件、园林绿化构件。
保护天
几十秒浇筑好一块叠合板,建筑垃圾更少
在综合生产线上,八位着装整洁的工人经过装模、上油、扎筋、埋件、检验这几道准备工序后,通过对几个按钮的控制,叠合楼板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作业了,短短几十秒,一块 2 米乘 3 米的叠合板就浇筑好了,再经过振捣、刷毛、养护、脱模等工序,一块高品质的叠合楼板就这样 " 火热出炉 "。
" 以前工地上的机器一作业到处都响轰轰,讲一句话都要大声吼才听得见,尘土满天飞,空气污染严重。采用装配式建筑后,许多材料都是工厂直接生产好的预制构件,建筑垃圾比以前减少很多,更环保了。" 在建筑行业工作了 17 年多的 " 老兵 " 郑家芬边说边用双手绑扎钢筋。
不看天
以前下雨不能施工,现在厂子里就能解决
记者在现场看到,砂石等原材料齐上一个 " 小房间 ",机器将它们自动分拣,再按照一定比例搅拌生成混凝土;生产好的混凝土随后跑入钢筋工作区,与钢筋混合,成为房屋的柱子、墙板、凸窗、阳台、叠合板、叠合梁、楼梯等。
" 一件高质量成品构件的出品,全过程仅需 10-12 分钟,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与传统施工相比不仅环保,也节省工期!" 生产基地负责人汪嫄全说。传统的混凝土浇筑需要工人多次跑上楼面作业,浇筑完还要等混凝土凝固了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一旦遇到下雨或低温天气,施工就被迫停止,而装配式建筑则把许多工序留在了工厂里,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工期。" 相比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现场所需要的劳动力能够减少 30% 以上,工程的总施工周期可以缩短 30%,同时可以减少 80% 以上的建筑垃圾。"
住得好
水电、铝窗等预留预埋,更好解决渗漏问题
那么,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居住装配式建筑有哪些利好?首先,你房子的墙壁、柱梁等的质量能更有效地控制,外观品质及精度大大提高了。比如自动焊接区,火花噼里啪啦地闪,出来的钢筋接合处整齐均匀,十分精细。其次,装配式预制 PC 生产方式采用预留预埋的制作方式,水电、铝窗等预留预埋,能更好地解决渗漏问题。
目前,中建 • 智造基地年产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 15 万立方,占广州全市 PC 构件年产能的四分之一,是广东省房建构件装配式产业板块的 " 生力军 "。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今年 4 月建成试投产以来已接到 9 个订单,供应了近 30 万立方的建筑面积。鸦岗(一期)保障房、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房、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汇华水岸花园、佛山千玺湾、中建大厦等多个重要民生和商业项目都从中建 • 智造基地预制了构件。未来,我们身边更多的建筑将从厂子里来。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