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ZAKER南昌 2021-07-14
追踪 | 南昌“保姆奶奶”感动全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江南都市报讯 王子禅、全媒体记者章娜摄影报道:南昌 63 岁保姆赵月兰照顾去世雇主病儿 13 年,故事感人肺腑。7 月 12 日,江南都市报刊发 " 祖孙俩 " 的事迹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联系江南都市报,表示愿意给予赵月兰和优优帮助,当日募集捐款就达 2 万余元。

" 保姆奶奶 " 感动众人

南昌一中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 60 岁的保安樊国平,是最早与本报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取得联系,希望帮助赵月兰和优优的爱心人士之一。

7 月 12 日上午,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在省城西湖区玉兰路见到了樊国平。他掏出特意准备好的 500 元现金递给记者:" 一早就读到了这条新闻,实在是催人泪下。我马上拨打了你们报社的新闻热线,想为赵月兰尽点绵薄之力。"

记者郑重接过善款。樊国平激动的心情仍难平复:" 孩子可怜,小小年纪就没爹娘,又得了重病。更让我感动的是保姆赵月兰,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付出那么多,守了十几年,这世上又有几人做得到?"

记者了解到,樊国平 55 岁时已退休,生活拮据的他为了生计,在学校从事保安工作,如今花甲之年仍在坚持。" 优优的父母重情重义,保姆赵月兰也有情有义,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好故事。"

爱心从四面八方涌来

像樊国平这样的爱心人士还有许多。7 月 12 日,江南都市报的报道一经刊发,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与江南都市报联系,表示愿给予赵月兰和优优帮助。

现居上海的肖女士今年 35 岁,多年来保持着做公益的习惯。在向记者详细了解赵月兰的事迹后,她甚为感动;" 请把赵月兰阿姨的电话告诉我,我愿意每个月给她捐 1000 元。"

苏州袁女士今年 37 岁,是 3 个孩子的妈妈。" 完全击中了我的泪点!带孩子太不容易了,何况还是一个身体不好的老人照顾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儿。" 袁女士动情地说," 她 ( 赵月兰 ) 很高尚!帮助她不只是帮助孩子,也是学习她的美德。"

山东青岛的刘先生年过四十,还背负着债务。" 我儿子和优优一般大,看着照片也有些相像,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刘先生仔细询问情况后,仍然决定慷慨解囊。刚捐完款,他便打电话告诉记者:"600 元钱已经打过去了,请一定转告赵阿姨查收。"

除了直接捐款,山东济南的刘老师还用无偿提供服务的方式表达爱心。作为阅读推广机构 " 约读书房 " 的老师,电话一接通,刘老师就向记者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得知优优成绩不错,但因病休学在家后,刘老师欣然表示:" 我这边可以提供远程阅读课程,孩子不能上学,可以在家多听听课。请给我赵阿姨的电话。"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首日收到捐款逾 2 万元

截至 7 月 12 日 18 时,已有 20 余名爱心人士拨通本报新闻热线,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中山、昆明、惠州、郑州以及南昌本地;他们当中有外企高管、公务员、建筑师、律师、航空工程师、公益工作者、中学老师等,以及数名不愿意留下个人信息、默默捐助的爱心人士。

老家在陕西,已在广东惠州打拼 20 多年的陈先生来电说:" 赵月兰的故事透着一种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美德,这个报道你们做得很好。"

7 月 12 日,赵月兰和优优收到爱心人士捐款已超 2 万元。南昌市医疗保障局亦主动与江南都市报联系,商议对 " 祖孙俩 " 实行进一步帮助。

如果你愿意给赵月兰和优优提供帮助,请拨打江南都市报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与记者联系。

值班编辑:邬薇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陈明华

相关标签

江南 南昌 捐款 山东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