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梅沙巨变,携手踏浪前行。40 年来,位于深圳东部的盐田梅沙城区面貌日新月异,背后挥洒着无数建设者的青春和热血。他们以榜样的力量,奏响 " 春天的故事 "。重温往昔的峥嵘岁月,聚焦首批建设者的拓荒故事,传承昂扬奋进、坚韧拓荒的拓荒牛精神。欢迎收听由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党工委主办,深圳晚报社承办的特别栏目 ——《奋进中的梅沙 —— 我是见证者》第三期《梅沙社区缉私英雄林树雄 乘风破浪守护国门 16 载》上线啦!
本期上线分享的是梅沙缉私英雄林树雄,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 16 年缉私惊心动魄的经历。(扫描海报二维码可以直接收听音频)
主播导语:
他叫林树雄,广东揭阳人,2000 年 12 月入伍。他是居住在梅沙街道滨海社区的一名退役军人,原服役部队为深圳市边防支队船艇大队公边 44101 艇,是四级警士长。众所周知,海上缉私工作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危险的职业,林树雄却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有一股‘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劲。
16 年乘风破浪守护国门的青春簿上,有着这样的记载:先后 60 多次与战友出海缉私,缴获冻品、电子组件等走私物品案值达 2000 多万元;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这些光辉成绩的背后是他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的见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缉私英雄林树雄,聆听他 16 年缉私惊心动魄的经历。
口述:
大家好,我是林树雄。很荣幸受到梅沙街道办邀请,讲述我的缉私故事。小时候,姑父经常给我讲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把青春献给祖国,当一名合格军人的 " 英雄梦 " 油然而生。2000 年 12 月入伍深圳市边防支队船艇大队,踏上追梦的征途。刚到船艇大队时,毒辣的太阳、滚烫的甲板、蒸笼般的船舱,再加上风浪中的颠簸,由于从来没有出海经验经常晕船呕吐。为了尽快提高海上适应能力,除了完成规定训练任务外,我还经常给自己 " 开小灶 ",提高训练标准,加大训练强度,坚持每天做 200 个俯卧撑,200 个仰卧起坐,100 个腿部动作练习和 100 个引体向上。3 个月后,成为了战友们夸赞的 " 海上蛟龙 "。刚开始我分配到船艇后,首先担任枪帆兵,负责艇上枪械维护保养和抛缆等工作。为了熟练掌握船艇用机枪的结构,一遍遍在纸上画机枪的构造图,默写部件功用,硬是将上百个部件的位置、功用熟记于心。
2006 年的一天,我和战友们在大鹏湾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那天,我刚刚探亲归队便主动请缨上战场,负责打探照灯。那时,嫌疑船见被公边艇堵住去路,突然高速急转弯猛撞公边艇右舷前侧。只听 " 嘭!" 的一声巨响,公边艇失去动力停了下来,我和战友林寿敏被撞落海。此时,公边 44113 快艇赶来增援,将我和林寿敏救起,并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随后,我和林寿敏被送往医院抢救。当时我颈椎骨折,多处肋骨断裂,右肺出血,胸腔积水,一直昏迷不醒。很惋惜我的战友上等兵林寿敏,年纪轻轻 23 岁却壮烈牺牲了。3 年后的 4 月 21 日,我又奉命驾艇与战友出海执勤,在波峰浪谷中与死神展开殊死的较量,追击长达 6 海里,及时拦截了一条正以每小时 40 海里的速度疯狂逃窜的三无快艇,抓获 12 名偷渡人员 ……
2006 年 9 月 6 日,我在病床上躺了 4 个多月的终于出院了 , 提出继续上艇出海执勤,部队领导硬派人把我送回老家休养半年。当年 11 月,想到年底是海上走私活动抬头的时候,我悄悄返回了部队。大队领导磨不过,只好安排我在大队部做内勤,但绝不让出海。每天做完内勤工作后,我就到训练场做体能训练。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身体已经得到较好恢复,又向大队领导提出了出海执勤的要求,我做梦都是和战友们在一起出海执勤,离开船艇,离开大海,我的生命就没有了意义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我第三次向大队写申请书坚决要求重返岗位后,经大队研究决定,终于同意了下艇的请求。这一干又是十年 ……
2016 年 12 月,我办理了退休,回归了家庭。除了陪伴妻子和小孩,偶尔在大梅沙游艇会从事游艇驾驶员与管理的工作,继续驰骋在这片奋斗了 16 载的海域上。
结尾:见圳梅沙巨变,携手踏浪前行。本期《奋进中的梅沙 —— 我是见证者》节目就到这里,期待再会。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实习生 吴依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