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以下简称 " 农险 ")是解决 " 三农 " 问题的重要一环。通过农险,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市、区两级农业部门共同的努力下,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 " 深汕合作区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了突破性进展—— 4 家保险机构为全区种(养)殖户(企业)带来农险政策。为落实农险能保尽保的工作要求,做到政策宣传全区全行业双覆盖,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联合四镇和各家农险承保公司,于近日连续开展了 6 场农险宣导动员会。
宣导会上,农险专家团队通过精心准备的演示文档、宣传折页、视频动画、操作演示等方式全面讲解农险的政策、意义,重点讲清关系农民、农企切身利益的承保范围、保费标准、保险责任、投保程序、赔付标准、理赔程序与规范等内容,确保宣传工作通俗易懂、务实有效。
据了解,此次农险的保障范围分为种植险(包含简易大棚等设施)和养殖险两大类,共 25 个险种,涵盖了种养殖业主要领域。
保费及赔偿标准是村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以 " 政策性水稻保险 " 为例:保险金额 1000 元 / 亩 / 茬,保费 40 元 / 亩 / 茬;其中政府补贴 80%,农民只需承担 20%,即 8 元 / 亩 / 茬;水稻在全生长周期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鼠害等造成损失,都能获得相应的赔偿(分蘖期 50%,抽穗期 75%,成熟期 100%),大大提高了农民抵御风险灾害的能力。
宣导会现场,村民纷纷对农业保险的重启表示欢迎。" 有了农业保险,就有了‘定心丸’,种植、养殖没有了后顾之忧。" 一位村民说。
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宣导工作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深汕合作区群众办的实事。下一步,将联合各镇农办安排专人全程随农险专家团队深入全区 34 个行政村和 5 个社区逐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导活动,把保险政策送到每位种(养)殖户(企业)的手中。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张鑫 李树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