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下午,武汉市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群众评议团首场 " 群众评议会 " 上,经现场评审、投票," 群众评议 10 件实事 " 产生,10 个实事项目即日起接受 " 群众评议团 " 监督评议。
" 群众评议 10 件实事 "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各责任单位表示,将接受群众监督,全力以赴,如期完成任务。
" 群众评议团 " 成员现场填写《" 群众评议十件实事 " 项目推荐表》。记者刘斌 摄
实事项目①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100 个
为实现 " 老有所养 ",加速形成养老服务骨干网、打造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 ",市民政局确定 "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实事项目。
市民政局提出,启动建设 8 个集生活、学习、保健、休闲为一体,床位在 500 张以上的综合性、示范性养老中心;建设 20 个由政府建设或提供场所、床位在 100 张以上,具备集日间托养、居家上门、24 小时照料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100 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300 个。
截至目前,8 个综合性、示范性养老中心已全部完成选址,其中 6 个已完成立项,1 个已动工;20 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动工 7 个、建成 2 个;100 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动工 91 个、建成 10 个;300 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动工 284 个、建成 45 个。
实事项目②
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
推进 " 互联网 + 明厨亮灶 "
智能管理实现 " 可识别可抓取可预警 "
为了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幼儿饮食安全,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学校饮食安全智慧管理,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确定 " 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推进智慧型‘互联网 + 明厨亮灶’ " 实事项目。
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教育局提出,在学校食堂 " 明厨亮灶 " 全覆盖的基础上,在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建设 " 互联网 + 明厨亮灶 "500 家。对餐饮后厨违规行为实施智能管理,实现 " 可识别、可抓取、可预警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活动,请市民代表、媒体代表等走进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企业,参观解惑。
目前,全市已经完成 206 家中小学、幼儿园食堂 " 互联网 + 明厨亮灶 " 建设,完成目标任务 41.2%。
实事项目③
推进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天然气竣工通气
年底前完成目标并确保群众满意
市城投集团公司确定 " 推进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天然气竣工通气 " 实事项目,通过推出精准管家式、一站式用气服务,实现 2021 年底前完成 1 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天然气竣工通气目标,努力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天然气用气需求。
目前,市城投集团成立老旧小区居民天然气竣工通气工作专班,指导督促各区域天然气分公司、子公司,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梳理民现户报装、通气流程,简化报装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有效提高群众天然气报装的时效性。按照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天然气竣工通气标准,对各区域存量目标进行分解,落实责任人,截至 6 月底已完成 2800 余户老旧小区居民天然气竣工通气,另有 3000 余户正在紧张施工中。
实事项目④
推进平战结合医院建设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打造中心城区 10 分钟
新城区 12 分钟医疗急救圈
为全面提升我市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满足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市卫健委确定 " 推进平战结合医院建设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 实事项目。
市卫健委提出,今年年底前,蔡甸、江夏、黄陂、新洲 4 家平战结合三甲综合医院建成投用。建成区级急救中心 3 家,新增急救站 5 个。到 2022 年,急救站点不少于 110 个;到 2025 年,急救站点总数不少于 140 个。中心城区打造 "10 分钟急救圈 ",新城区打造 "12 分钟急救圈 "。
目前,4 家平战结合医院将于 7 月 20 日集中开工,预计均能如期建成投用。
实事项目⑤
推动实现 100 项主题事项 " 一事联办 "
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
为巩固提升 "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 改革成果,着力打造全国政务服务环境最优城市,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确定 " 推动实现 100 项主题事项‘一事联办’ " 实事项目。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提出,推动更深层次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目前,40 个部门、15 个区均成立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专班,有序高效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从申请条件、受理模式、工作机制等方面,对企业、群众高度关注、办事难办事繁的重点事项进行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已压缩至 2.57 天。
实事项目⑥
实施城市环境 " 绿色福利工程 "
建设 100 个口袋公园 100 公里绿道
市园林和林业局围绕实施 "5 个 100" 绿色惠民工程(建设 100 个口袋公园、100 公里绿道、100 公里林荫道、100 个老旧小区绿化提升、100 个绿色驿站)中心任务,不断提高市民的绿色福祉。
截至目前,共建成口袋公园 45 个;建成绿道 78 公里;完成林荫道建设 60 公里;完成 35 个老旧社区绿化提升。为扮靓江城,全市布置立体花坛 30 组、创意绿雕 10 组、上花 1500 万盆、建设 300 公顷花田花海、调控 100 万株月季花期。
实事项目⑦
整治 42 处城市渍水点
逐一分析成因制定方案精准整治
为彻底改变城市遇强降雨部分路段渍水问题,市水务局确定 " 整治 42 处城市渍水点 " 实事项目,对 42 处重点渍水点进行集中专项整治。
市水务局提出,针对 42 处重点渍水点逐一分析成因,制定方案,通过新增排水通道、增加收水设施、打通局部堵点、优化闸门调度等措施,开展专项整治,切实减轻渍水风险。
目前,市水务局根据 42 处重点渍水点各自问题,采取新增排水通道、增加收水设施、打通局部堵点、优化闸门调度、强化应急措施等方式解决,今年汛前已全部完成整治。今年入汛以来,城市积水情况较往年有明显改善。市水务局将及时梳理今年强降雨期间全市积水情况,建立台账,分析原因,系统研究整治措施,持续改善城市积水情况。
实事项目⑧
开展 " 村社共建 " 活动
建成乡村振兴服务站 40 个
为大力发展我市农村电商,搭建从农村到城市社区的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帮助农民把产品变商品、把收成变收入,市供销合作总社确定 " 开展‘村社共建’活动 " 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农产品品牌少、分散、弱小等问题,推动武汉乡村全面振兴。
市供销合作总社提出,2021 年建成乡村振兴服务站 40 个,培育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 20 个,在有条件的社区建成村社连心生活馆 40 个。
目前,市供销合作总社已指导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供销社依托联合村党委中心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乡村振兴服务站 7 个;完成中心城区 74 个街道 93 个社区的调研选址,首家村社连心生活馆东湖新城馆投入运营。
实事项目⑨
建设 " 双百 "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和环卫公厕
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屋)100 座
市城管委确定 " 建设‘双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和环卫公厕 " 实事项目,针对因缺乏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造成的环境脏乱,以及部分区域公厕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补齐短板。
市城管委提出,2021 年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屋)100 座;新改扩建环卫公厕 100 座。
截至 7 月 10 日,全市已完成 67 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屋)新建改建工作,已完成环卫公厕新改扩建 57 座,正在施工 34 座。
实事项目⑩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完成 70 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档升级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市生态环境局确定 "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实事项目。
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到今年底,完成 70 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通过改造升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配套管网等,使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60%、黑臭水体整治率达到 8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完成率达到 80%。
目前,相关工作已制定工作方案,完成资金拨付,有序推进整治。各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其中 21 个项目已完工。
来源 :长江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