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21-07-16
98岁老法医去世将遗体捐母校,61年验尸超千具,曾调侃“认识的死人比活人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15 日上午,在南京医科大学善志楼厚德厅,98 岁的周雪良教授将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南医大,成为了一名无语良师,完成了生前的心愿。

周雪良教授是中国共产党员、我国著名法医病理学家、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学科开创人之一,毕生奉献于法医学学科,致力于我国法医学事业发展,坚持在一线工作近 70 年之久,是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学科的奠基人。

他生前同事、战友和南京医科大学师生来到善志楼厚德厅,为老人送别。

周雪良教授早在 1998 年就签署了遗体捐赠的协议,是南京市的第一批志友成员。

  " 能还逝者一个公正,这让我觉得很幸福。"

" 医学院没什么特别的,该解剖解剖,该怎么做怎么做。"

" 我学的是这个专业,最后也要奉献给这个专业,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

周雪良教授的这些话,言犹在耳。  追思有时,怀念无期,周雪良教授留在了南医,也会永远在南医人的心里。

生平回顾

周雪良:法医园地不老松

      在南医大司法鉴定所工作的年轻人都有个惯例,在完成了死因检测报告之后,总要送到最东头的这个隔间,让周雪良签字认可,并恭恭敬敬地问一句:" 周老师,您怎么看?"

" 和年轻人相比,我的优势在于见得比较多。" 周雪良说:" 我检验过的尸体大约有上千具吧。" 他 1946 年考入南医大,1951 年留校任教,是南医大历史上第一届法医专业毕业生。直至 87 岁时,周雪良还坚持到现场勘察。他这样自我调侃 61 年的法医生涯:认识的死人比活人多。

" 这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职业,就得多和实际接触。" 周雪良介绍,尤其是法医临床,更是一个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工作,面对的不仅是冰冷的尸体和证物,还有不同的伤情、病情、案情和民情,要了解不同的家庭和社会背景。" 结合案情和现场勘查结果,巩固尸检结论,我们做的事其实和侦探差不多。"

来源:综合南京医科大学

相关标签

南京医科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